对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对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探讨

李海峰

身份证号码:440982198710071252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增长,国民在居住环境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需要结合建筑学领域的知识、理念,创新改进传统设计思想,严格把好关键环节的关,来力促建筑设计事业向前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建筑学、建筑设计,研究了二者的关系、基本理念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关系

前言

伴随社会的变迁、建筑业的进步,人的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同时建筑学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人们现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钢筋混凝土居住建筑,意图居住在可以和自然、社会环境统一协调发展的绿色建筑中。于是,在建筑设计中,就应综合考虑错综复杂的因素,紧抓建筑学的思想理论,力争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作品。

一、建筑学内容简介

在建筑学中,主要涉及技术、艺术方面。其中,传统建筑学主要探究建筑群、建筑物、室内家具方面的设计,同时还涵盖了规划设计园林风景、城市村镇方面的内容。伴随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园林学、市政规划也从建筑学领域渐渐分化开来,并且形成了独立存在的学科。其实,建筑学源自十五世纪中期,是融合西方理论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学科,近年来进入到中国发展,主要也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到满足建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社会、市场在建筑上的需求也不单单限于最基础的住宿了。在现代建筑中,要兼顾城市底蕴、场所位置、四周环境、美观功能等,于是建筑学也就在中国渐渐发展起来。在建筑学科中,主要划分出以下两类:其中一类属于建筑专业设计,也即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一类;另一类就是建筑历史,是了解、认识中外建筑师。在国内建筑学是专业发展形势非常棒的专业学科,所以在国内也就存在很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建筑设计内容简介

建筑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现的一大支柱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光明的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旧需要加快建设步伐,不断革新产业、升级技术,以构建崭新的发展格局。在当下的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建筑功能用途、经济运筹调整等,通常会在确定好建筑地点、种类、造价后才正式开始的。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兼具实用价值、精神价值,能够影响人们在建筑中活动的方式。其中的设计内容一般会涉及单一的房间、大楼的采光通风、小区的规划、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图纸的绘制最基本,在正式开始前,需要调查了解现场土质条件、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等,才能进一步确定建筑设计的实际风格,并从城市未来规划出发,统一规划整理建筑的风格设置,并和各部分结构承重统筹协商,最后得出一整套的施工总图。从建筑施工正式开始一直至竣工完成以前,还应出具建筑效果图、制作建筑模型等。

三、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作为一个开放且复杂的体系,往往和特定的环境相互依存,并且还会受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学中,有综合建筑表现艺术设计下的土木工程系列总工程施工设计学科,总的学科特点为融合众多的知识。从本质上讲,建筑学就是设计建筑或又建筑群的实际风格、细部规划。当下,建筑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尚在发展中阶段,伴随国内建筑学系统的日益完善,让国内的建筑学也在不断向前进步。其实,建筑学有涵盖多种学科,属于一门综合类型的专业,如历史地理地质、土木工程、社会文化、美学力学等之类的因素均在建筑学中有所涉猎。所以,建筑学领域的知识既多又繁杂,几乎涵盖一切相关领域的知识。现阶段,我国愈来愈重视建筑设计,伴随经济的增长,建筑设计也日益人性化、人文化,并且还在不断融入相关知识学科。于是,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很重要,而在建筑学的发展中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方法也很关键。

四、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1、自然生态与整体

   在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上,虽然在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不一样的历史发展阶段,存在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但是总的核心目标均为找出舒适、宜人居住环境和活力四射城市生活的融合点,并让建筑和城市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为城市的组成部分,让建筑可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理念。本着对建筑品质的狂热追求,结合对城市建筑开发的主张,设计创造开放、有活力、尊重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实现长期发展的建筑,凸显城市机理,结合模数依据,综合理性控制与单体建筑规划设计,并在设计风格中融入简约洗练与现代感。在建筑学设计中,面向人民群众回归自然、崇尚健康生活的心理,秉持“出即繁华,入即宁静”的基本原则。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健康生活是快节奏时期下的民众所追求和向往的生活,所以,在建筑学设计中,就应重点关注居住环境、空间的品质。与此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还要树立高档物业形象,努力打造品牌形象,做好自然生态的整体与核心布局,从建筑形式上打造地标性建筑,赋予建筑设计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性发展

在建筑学、建筑设计中,以可持续性为优先考虑的设计因素。通过规划设计公共绿地、中心绿化设施、林荫路、道路绿化等组成部分,让绿地率达到标准要求,并且紧密融合绿化设计和四周环境设计,力争结合功能净化设计,来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减小外界噪音,优化建筑群小气候。在形式设计上,通过点、线与面的结合,基于各种元素的合理搭配,营造出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让居民可以享受绿色、健康的窗外景观,能够很好地活动、锻炼、娱乐。同时,还要充分节省水地、及时补充地下水、多用清洁新能源,注意恢复、保护当地特有的生态体系。在景观设计中,不再仅仅关注表面上的美丽形式,而应和自然生态体系高度融合,并在生态美学、生态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从更高层次角度统筹建筑的形式、功能、内涵、思想,让建筑学、建筑设计很好地凸显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3、“以人为本”

在建筑学、建筑设计中,从“人居”基准点出发,凸显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品味,并打造出独特的风格,力争在设计的全过程中,一直体现“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改善居住质量”的观念。其中,在建筑房型设计中,充分融合总体环境条件,深入推敲分析。然后,从生态建筑学视角出发,仅仅引进自然采光通风,来大幅度降低能耗,改善通风采光效果。对于建筑功能分区设计,还要凸显服务区设计,统筹界定好空间节,并分隔开动态空间与静谧服务区,力争改善建筑空间质量,形成有序且趣味满满的空间肌理。最后,还要强调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学、生态学的高度融合,依托自然、人文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观,来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力争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手段,来更深入地突出多视角的人文关怀,来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学中,体现出时代的进步,并且还引领民生质量的不断提高,让建筑从最基础发展层面脱颖而出,摆脱钢铁混凝土高楼大厦的束缚,突出人性化、个性化的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基于建筑学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国家建筑行业的建设水准,并融入历史文化,彰显中国建筑设计特色,力争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建筑设计风格,让我国的建筑学、建筑设计可以成功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张丹.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

1,(05):78-79.

[2]何川.迈向“城市建筑学”——建筑设计的社会责任[J].中外建筑,201

9,(10):1.

[3]黄佑凤.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J].智能城市,2019,5

(14):74-75.

[4]杨康.浅议绿色建筑对建筑学设计发展[J].居舍,2019,(08):76.

[5]左军.《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教学探讨[J].安徽建筑,2016,23(02):3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