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检验科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的效果探讨

马敏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目的:对检验科的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检验科待检测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当前阶段标本前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优化方案,以秒表计时,记录优化前后的处理100个标本需要时间,反复进行10组。比较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前后的检验时间。结果:优化后,标本前处理中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标本归位、吸样等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离心处理流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能够缩短前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检验科;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

标本前处理流程包括离心、分拣以及进样等流程,人工操作工作量较大,研究认为,标本离心效率及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离心时间、温度、离心力等,需要根据检测的具体项目、需求,对离心参数进行调整[1]。同时,标本前处理效率也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为保证尽快得到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检验测定周期(TAT)。为提高检验效率及质量,需要优化前处理流程,提高其数字化、流程化、标准化程度,保证其可追溯性。有研究指出,优化标本前处理流程、缩短样品标本前处理时间是可行的,可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2]。为分析其应用效果,本文将对检验科的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检验科待检测标本进行研究,涉及材料包括检验机器、真空采血管、计算机、秒表等。离心机最多每次可装载60份标本,共配备两台离心机。离心仓温度在10 ℃~25 ℃之间,转速最高 4 5 00 r/min,离心力对应为4100×g,离心半径计算为1 8.09 cm。检测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指标、性激素指标、肿瘤标志物等。

1.2方法

分析当前阶段标本前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优化方案,以秒表计时,记录优化前后的处理100个标本需要时间,反复进行10组。每个优化步骤前后均需要详细记录,综合评估最后优化情况。优化措施包括:①应用真空管及条形码,以往主要应用玻璃管及纸质申请单,步骤繁琐,包括编号、录入信息、离心处理、吸样等,而优化流程后,能够缩短检验用时。②优化离心过程,严格确认离心机起始位置的设置,方便编号辨认、排序、核对。③先离心后编号,避免提前编号后再次核对编号,简化流程。④增加标本处理批次,处理100个标本,分别按照1批次、2批次、5批次处理并计时,每批次分别为100个、50个、20个标本。

1.3评价标准

比较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前后的检验时间,按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离心处理、标本归位、吸样等环节分别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利用t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化后,标本前处理中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标本归位、吸样等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离心处理流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前后的检验时间比较(,100个/min)

阶段

编号

信息录入

放入标本

离心处理

标本归位

吸样

优化前

15.23±3.20

50.43±4.79

6.44±0.84

10.44±1.02

3.36±0.49

21.89±3.02

优化后

5.60±0.78

5.98±0.88

3.76±0.65

10.20±0.93

2.48±0.50

0

t

9.246

28.862

7.979

0.550

3.975

22.92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常规标本前处理中人工重复操作较多,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离心处理等流程较为复杂,导致标本前处理效率较低。而检验科工作量较大,为满足临床诊疗需求,需要对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在以往的标本前处理中,主要问题在于流程不够流畅,存在重复工作,处理效率波动性较大。

为提高标本前处理效率,需要遵循“精益求精”的原则,对标本前处理的主要过程分别进行优化。首先,以往临床上主要应用纸质检验申请单,而收到申请单后,需要繁琐的编号环节,包括采号、归类、写号等,随后录入信息,该过程工作量较大,耗时较长,且容易出现差错[3]。以往检验中应用的玻璃材质的标本管无法直接上机检验,需要将样本吸入到标本杯再进行检验。因此,应用真空管、条形码后,可省略采号环节,缩短编号时间,同时,真空管可直接上机,省略吸样环节,因此标本前处理时间极大缩短。在录入信息时,可直接扫描完成录入,不仅能够降低工作量,还能够减少差错发生。研究认为,同一种真空管的样本量基本能够保持一致,因此离心处理时配平速度明显提高。离心过程包括放入标本、离心处理、归位等环节,由于离心时间较为固定,因此应尽量缩短放入标本与归位时间。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标本前处理中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标本归位、吸样等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离心处理流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优化标本前处理流程可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对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能够缩短前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姚晓宾,周丽莉,许青霞,等.罗氏标本前处理系统离心参数的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4):3562-3564.

[2]赵文玲,翟建昭,蔡蓓,等.临床免疫学实验室检验标本接收流程优化和效率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0,35(3):157-159.

[3]范文成,刘洋,江玲,等.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在血站检测前过程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