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直肠癌患者治疗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观察直肠癌患者治疗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

赵艳艳

磐石市医院  吉林  磐石  132300

【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参与患者入院时间范围: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未接受化疗直接实施手术(对照组),另外一组直肠癌患者则采取新辅助化疗+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是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新辅助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成效,且远期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推荐。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selected 80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the time range of admission was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2).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hospitalization time. One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surgery without chemotherapy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surgery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 P<0.05).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the new adjuvant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the long-term safety is satisfactory, which is worth recommending.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直肠癌属于消化道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该疾病因为早期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大部分处于中晚期,对其生命健康带来影响[1-2]。近年来根据我国相关临床统计显示,直肠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与老年化、生活饮食习惯、环境恶化等因素有关。手术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方式,具有较高的治疗作用。研究证实,术前对患者展开化疗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分期,对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正文。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随机抽选出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参与,将80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观察组。所有直肠癌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临床资料完整,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经过胸片、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转移灶者。

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范围50~70岁,平均:60.3±2.5岁;体重范围:44~63kg,平均为:54.7±3.5kg;肿瘤距离肛缘距离平均为:6.6±0.5cm。

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范围:52~67岁,平均:60.5±2.3岁;体重范围:43~65kg,平均为:54.8±3.6kg,肿瘤距离肛缘距离平均为:6.5±0.3cm。

比较2组直肠癌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术前未展开化疗,而观察组则展开新辅助化疗,患者按照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第一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2h,用药剂量85mg/m2,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推注5-氧尿嘧啶400mg/m2,给予1200mg/m2静脉持续泵入,每两周重复治疗,共接受2个月的化疗,化疗结束以后1周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评估,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指征,并使用CT、MRI进行评估。手术方式:距离肛缘5cm以上的患者展开Dixon手术,距离肛缘5cm患者则行Miles手术。根据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实施手术。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则采取姑息性肿瘤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效果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并发症包括:乏力、恶心、呕吐、贫血等。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P<0.05(见表1)。

        表1  对比是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n/%)

组别

CR

PR

SD

PD

治疗效果

对照组

15(37.50)

9(22.50)

8(20.00)

8(20.00)

32(80.00)

观察组

21(52.50)

12(30.00)

5(12.50)

2(5.00)

38(95.00)

卡方值

——

——

——

——

5.114

P

——

——

——

——

0.042

2.2 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出现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经过对症处理以后逐渐缓解,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直肠癌患者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因为解剖位置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所以临床上强调综合治疗为主[3]。除了合适的手术方式外,在手术前对患者展开新辅助化疗能够提升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目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5-FU为基础,联合四氢叶酸+伊立替康等,尽管化疗期间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贫血、白细胞降低等,但是可以改善手术分期,可以提高术后切除率以及保肛率,另外在提升术后生存率方面也具有较高的作用[4-5]。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手术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但是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在治疗直肠癌患者中能够取得令人满意作用,具有降幅复发率、提升生存率的作用,但是本文研究病例相对较少,不具有代表性,可以展开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文俊,张福杰,于登峰,等. 短程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170-171.

[2] 夏云,王志,刘秋连.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88-90.

[3] 高源,池畔,林惠铭,等.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目对预后的影响[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8):773-779.

[4] 顾晋. 理性看待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后采取"等待观察"策略的得与失[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22(6):507-513.

[5] 唐丹,储诚浩,梁帅兵,等.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T3N+/T4Nx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3):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