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路径探索

——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陇把镇邦外村为例

陈丽萍,

陇川县委党校, 678700 

摘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必须要依靠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作为支撑。近些年,我国农村整体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人们开始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人居环境的不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本文就是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进行的阐述,希望能够有效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农民的梦想,同时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近年来,陇川县委、县政府在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新区建设,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更好解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笔者通过开展实地调查、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辖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了解邦外村目前人居环境的现状以及思考解决对策,为邦外村今后人居环境提升提供帮助。

一、邦外村基本情况

邦外村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634户2791人,其中汉族1430人,景颇族484人,傈僳族846人,傣族31人。下设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63名。

邦外村交通十分便利,乡道已经全部修建完成,村组路路面基本硬化贯通,基础设施补短提质。完成集中供水工程,惠及群众2791人。目前邦外村建成小Ⅰ型水库1个,实现与麻栗坝灌区水系贯通,解决农田灌溉用水。

二、邦外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村内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邦外村缺乏相应的垃圾收运管理机制,村民的生活垃圾大都自行处理,出现随意堆放、随意焚烧等情况,村内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村庄内虽然有部分排水沟渠,但大多为雨污河流沟渠,部分沟渠堵塞严重,沟渠内堆满垃圾、泥土,溢满猪粪,村庄内生活污水多由现有路面顺地势向不同方向肆意流淌,严重影响村庄环境。大部分村民家中没有设置化粪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流入村内和村外的低洼地段,雨季污水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弄贤卡河而汇入南畹河,对南畹河的水体水质造成影响。目前,村内生活污水无法有效收集处理,生活污水收集设施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全面实现雨污分流。

()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根据走访情况,邦外村村民对人居环境相关政策不够了解,主动参与意识也不高,大多认为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自己不需要参与。村民自主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对于政府关于针对人居环境改善的活动,大多不了解活动的目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可见,认识和态度上存在偏差,特别是公共区域的人居环境提升有很大一部分群众不愿意出力。

)宣传发动不到位。根据走访调查,发现村两委在人居环境改善中也作出了努力,目前正在施工中的邦外村弄贤片区污水处理项目,虽然进行宣传,但村民对项目认识不到位,不清楚改造的目的,施工中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村民表示不理解甚至很阻挠施工的顺利进行。这表明村委会对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针对性和吸引力都不足,导致村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强。

(四)长效管理运营机制不健全。在邦外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已建立了各项体制机制,但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仍然缺乏有效管用的管理机制。虽然现在邦外村有专人负责收集运输生活垃圾,但还是出现垃圾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雨季污水到处乱流,影响人居环境。

三、措施及建议

(一)立足常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贵在常抓不懈、长效管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委、村小组常态化管理体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底工程来抓,加大考核,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不懈,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逐步进行的原则,针对突出问题重点治理。

(二) 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根底设施建立是关键。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工程调度,整合涉农资金,在环卫设施、垃圾处理场、排污设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 环境美化、沿路亮化等方面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同时,积极探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完善农村公共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引导,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利用村委、小组、党支部宣传栏,开展好教育、宣传和引导工作,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广大农民群众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更多农民群众既用心、又用行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二是完善各项整治方法,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写入村规民约,进一步细化公益性岗位和工作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奖惩措施落实,避免制度成为摆设;三是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其中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确保所有农户都能够明确了解。

(四)落到实处带领村建设美好家园。鼓励和引导村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把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共同的公益事业来做。从实际出发,针对村内垃圾清运、污水治理、育禽粪污治理、乱搭乱建、村庄绿化方面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各小组负责组内三堆、道路前屋后、文化活动室、公房等地方所堆积的柴草杂物、白色垃圾实施整治;二是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在村内13个小组的空地种花、种草、种果树;三是开展文明家庭评定活动;四是定期对村民厕所使用情况予以检查,通过评选的方式选出若干清洁厕所给予洁厕用品奖励并在村小组信息公示栏中予以宣传。

)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组织谋划治理工作。人居环境治理的“领头羊”还是村党组织,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悟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村两委重点工作任务,组织谋划治理工作,将其与产业融合、文化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到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改进生活方式、提高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

)坚持因地制宜,塑造本村特色。邦外村在人居环境的治理上存在一些优势,利用村区位优势,借助污水项目建设的契机,因地制宜,切实把握整治重点。组与组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不同的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要牢牢把握卫生、道路、河塘、民房、路灯、杆线、绿化、场所等要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也将得到长效管理和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把邦外村民的第三产业带动起来,发展村庄周边的环境治理,利用公益林、水源林水源好的资源,种植蔬菜、中草药、香菇、黑木耳等农业经济作物。在党员群众中挖掘乡贤、致富能人、返乡青年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健翎.贵州: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J].区域治理,2019

(51):9-11.

[2]崔自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探析[J].农家参谋,2021(13):7-8.

[3]朱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论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