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的药物过敏和过敏反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0
/ 2

急诊护理中的药物过敏和过敏反应

宁雪玲 张树娟 欧蓉

成都市龙泉驿中医医院  610100  四川成都

摘要:急诊护理中药物过敏和过敏反应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挑战。本文从过敏发生的机制、常见过敏药物、过敏症状和紧急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深入分析药物过敏对患者的危害,并提出在急诊护理中应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及过敏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了药物过敏的多样性和临床处理的实际问题,为急诊护理中的药物过敏问题提供了深入而全面的参考。

关键词: 急诊护理、药物过敏、过敏反应、紧急处理、患者安全

引言:

药物过敏和过敏反应是急诊护理中常见而严重的问题,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给医护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种类和应用逐渐增多,使得药物过敏的风险愈发突出。患者可能因为对某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而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进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急诊护理中,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显得尤为关键。引起药物过敏的机制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免疫反应、药物代谢等多个方面。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过敏药物,准确判断患者的过敏风险。一旦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呼吸急促等,护理人员需要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防止过敏反应的进一步发展。

. 药物过敏的机制及发生风险

药物过敏是指在个体首次接触或再次接触某种药物时,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而导致的异常反应。其机制异常复杂,包括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反应。药物过敏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以及药物代谢产物与自身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原,诱发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非特异性反应。

在特异性反应中,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最为典型的。首次接触药物后,药物成分被认定为异物,免疫系统启动应答,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在再次接触药物时,药物结合到已存在的IgE抗体上,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然而,并非所有的药物过敏都是IgE介导的特异性反应。有些药物过敏涉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药物代谢产物与自身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原,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药物暴露后较长的时间内,且与个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除了特异性反应外,药物过敏的非特异性反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药物代谢产物可能与自身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原,诱发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全身性的非特异性反应,如荨麻疹、发热等。药物过敏的发生风险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个体的免疫状态、药物的性质、用药途径等。个体的免疫系统状态直接影响着对药物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或过于低下都可能导致异常的过敏反应。药物的性质也是影响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某些药物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用药途径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免疫应答,例如,通过皮肤接触与经口摄入相比,皮肤接触更容易引发药物过敏。

在了解了药物过敏的机制和发生风险后,我们进一步关注在急诊护理中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药物过敏反应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护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 急诊护理中常见的药物过敏及紧急处理策略

急诊护理中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类型繁多,涵盖了各个器官系统,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这包括但不限于皮肤过敏、呼吸系统过敏、循环系统过敏等。因此,在急诊护理中,了解不同类型的药物过敏及紧急处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皮肤过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药物过敏反应。典型症状包括荨麻疹、瘙痒、红肿等。在急诊护理中,对于轻度皮肤过敏,可以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缓解,如苯海拉明。对于严重的皮肤过敏,特别是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能需要立即采用肾上腺素等紧急药物,以迅速止症。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是药物过敏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可能出现哮喘、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症状。在急诊护理中,针对呼吸系统过敏,首先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采取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吸氧等支持性治疗。同时,可考虑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

循环系统过敏是另一种急诊护理中常见的情况。临床上,循环系统过敏可能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患者出现血压骤降、心率增快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急诊护理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如静脉输入补液、使用升压药物等,以维持患者的血压和循环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药物过敏,急诊护理的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于青霉素等抗生素引发的过敏,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对于已知对某一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其过敏史,避免再次使用引发过敏的药物。在急诊护理中,及时有效地处理药物过敏反应是关键。对于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策略。

在急诊护理中,了解不同类型的药物过敏及相应的处理策略是护理人员必备的知识。通过系统培训和不断学习更新的医学知识,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药物过敏情况,提高患者的安全水平。

. 药物过敏防治策略与急诊护理的整体思路

药物过敏的防治策略及急诊护理的整体思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药物过敏管理策略,从预防、监测到紧急处理全方位考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过敏的风险。

药物过敏的防治策略应以预防为主。在医疗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的收集,并在临床决策中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合理使用药物,选择对患者过敏风险较低的药物,是预防药物过敏的首要步骤。此外,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还需重视对于已知对某一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的管理,避免再次使用引发过敏的药物。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也是急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等,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的风险。

在急诊护理中,紧急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当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轻度的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等进行缓解。对于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过敏反应,应迅速采用支持性治疗手段,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肾上腺素、静脉输入液体等,以稳定患者的病情。急诊护理中的药物过敏防治策略应该是多方位的,包括预防、监测和紧急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对不同类型过敏反应的识别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与医生、药师等紧密协作,建立起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提高急诊护理中药物过敏问题的处理水平。

急诊护理中药物过敏问题的防治策略是一个系统性而复杂的工程。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史收集、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以及紧急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急诊护理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应用新的技术手段,为提高药物过敏防治水平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结语:

急诊护理中的药物过敏问题需要全面、科学的应对策略。通过预防、监测和紧急处理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小明. 药物过敏机制及防治策略[J]. 临床急诊医学,2021,9(2):45-52。

[2] 张琳,李华. 急诊护理中药物过敏的紧急处理[J]. 临床护理杂志,2020,8(3):78-84。

[3] 陈志刚,刘丽. 药物过敏的防治策略与护理思路[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6):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