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测中TPPA、RPR、ELISA、金标法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6
/ 2

梅毒检测中TPPA、RPR、ELISA、金标法的对比分析

隋君奇

大连市沙河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目的 对比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金标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2021.01-2022.12,研究对象为80例已确诊梅毒患者(梅毒组)和150例未确诊为梅毒人群(正常组)血清样本,分别予以TPPA、RPR、ELISA、金标法检验,对比四种检测结果。结果 TPPA、RPR、ELISA、金标法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7.50%、82.50%、95.00%、92.50%,特异度分别为98.67%、92.00%、97.33%、99.33%,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要明显低于TPPA、ELISA、金标法(P<0.05);TPPA、ELISA、金标法三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低,TPPA、ELISA、金标法在诊断梅毒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各有优缺点,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

【关键词】 梅毒;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外生殖器、肝脏、肾脏等各个部位及器官,严重时还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些年随着性观念的转变,梅毒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如何早期确诊和控制梅毒是临床十分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梅毒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金标法)等,但如何选择或联合检测各实验室不尽相同。本研究将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80例梅毒患者和150例未确诊为梅毒人群血清样本为例,深入分析TPPA、RPR、ELISA、金标法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2021.01-2022.12,研究对象为80例已确诊梅毒患者(梅毒组)和150例未确诊为梅毒人群(正常组)血清样本,血清标本均来自我中心VCT门诊。

1.2 方法

血清采集方法:抽取参与对象空腹状态肘部静脉血5毫升,将其静置,在血液凝固后,将其放置到离心机中,转速调节为每分钟4000转,离心10分钟后取出,以获得分离血清。

检测方法:(1)TPPA 试剂盒是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室温条件下在 U 型板上用稀释液依次倍比稀释标本,如1∶20、1∶40、1∶80等,之后分别加入未致敏和致敏明胶颗粒,轻轻混匀后加盖室温避光静置2小时,观察记录其反应图像,当未致敏粒子孔不出现凝集、致敏粒子孔出现凝集则判定为阳性。(2)RPR试剂盒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将50ul待测血清加入到卡片圆圈中,之后加入一滴抗原悬液(滴管和专用针头),转动卡片8分钟,这一过程由旋转仪完成,当有大小不等的黑色凝集块出现则为阳性。(3)ELISA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将试剂放置在室温环境下平衡后,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各100μl,封板膜封板后置37℃水浴箱中温浴,1小时后取出用洗板机洗涤5遍并扣干,每孔加酶标试剂100μl,封板膜封板置37℃水浴箱中温浴,30分钟后取出洗板5次并扣干,每孔加显色剂A、B各50μl,置37℃水浴箱中温浴,30分钟后取出加终止液50μl。使用赛默飞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4)金标试剂盒是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在平坦台面上放置试纸条,将100ul血清样本加入到加样孔内,30分钟内观察结果,若反应区和质控区均有红色条带则判断为阳性。(注:所有试剂均经过卫健委生物制品鉴定所批检合格,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下TPPA、RPR、ELISA、金标法检测阳性、阴性结果,计算对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4.0统计软件,(±s)描述计量资料, 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TPPARPRELISA、金标法检测结果对比

经TPPA检出真阳性78例,真阴性148例;RPR检出真阳性69例,真阴性140例;ELISA检出真阳性76例,真阴性146例;运用金标法检出真阳性74例,真阴性149例。

2.2 诊断效能

TPPA诊断灵敏度为97.50%,特异度为98.67%;RPR诊断灵敏度为82.50%,特异度为92.00%;ELISA诊断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7.33%;金标法诊断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99.33%,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要明显低于TPPA、ELISA、金标法(X

2=10.000、6.260、3.658,P=0.002、0.012、0.048;X2=7.493、4.225、9.729,P=0.006、0.040、0.002);TPPA、ELISA、金标法三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梅毒传染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其可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引起骨髓炎、心力衰竭、脑膜炎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如何早期诊治梅毒为社会所广泛关注。临床血清检验梅毒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非特异性的类脂质抗体,如RPR;另一类是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试验,如金标本、TPPA、ELISA等[1]。本研究调查显示: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要明显低于TPPA、ELISA、金标法(P<0.05);TPPA、ELISA、金标法三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RPR检验梅毒的敏感性较低,不适合大批量筛查。RPR操作简便、快速,但在刚感染梅毒的4周内,患者机体内产生反应素(非特异性抗心磷脂抗体)少,导致检测时容易呈阴性,影响诊断准确性。TPPA检测梅毒有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常用的梅毒螺旋体确证实验之一,该抗体在血清中持续存在,不易转阴,不会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当结果呈现为阳性时,仅代表患者曾经感染或正感染梅毒,无法作为检测梅毒病情指标[2]。TPPA检测相对复杂,且试剂价格较高,无法绝对排除假阳性,不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检测。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IgM与IgG,对梅毒的各个时期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TPPA检测方法一样,也只能检测患者是否感染过梅毒,不应用于评价疗效或判断复发与再感染,其操作方法更为简单,易自动化,更适合临床大批量进行检测,但假阳性率会高一些[3]。金标法检测以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重组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为包被和标记抗原,该检测方法快捷、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非常适用于急诊、门诊患者和基层医院,但其敏感度稍低,还应结合其他方法以保障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RP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低,TPPA、ELISA、金标法在诊断梅毒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各有优缺点,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

参考文献

[1]蔡成,王青,魏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09):1460-1461.

[2]杨翠云,公晓燕.多种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分析[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4):106-107.

[3]刘春华,任高翔,耿杰等.五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梅毒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0,31(09):66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