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探讨

李勇

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三所

摘要:如今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缺。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很多城市开展积极建设地下建筑。地下建筑的出现能够很好地改善城市交通以及环境问题。在进行地下商业建筑中,空间有功能空间、辅助空间、公共空间之分。共享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其对地下环境氛围、功能发挥以及组织形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进行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地下商业建筑数量日渐增多,人们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的品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地下商业建筑而言,共享空间是其灵魂所在,形式新颖,功能多样,优化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的建设与应用,能够使地下商业建筑环境、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传统地下空间缺少自然光,自然通风和绿色植物不足,人们很容易产生恐惧感。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设计手法日渐多样的背景下,地下空间开始通过多种方法获得自然光、自然通风以及绿色景观[1]。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中设计这些内容,并不会对地下商业其他空间运营产生影响,也能够使人们获得舒适、良好的空气环境。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地下商业建筑开始应用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共享空间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位置,更应积极推进生态化设计。

2、体验性原则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等级的提升,人们已经开始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在购物时,不仅关注购物环境的舒适性、空间细节的设计,更想要在购物、休息中获得好的空间体验,为此在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中还需严格遵循体验性的原则。

3、文化性原则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殊的文生活习惯、历史习俗,这些都再现了历史文化,旧建筑也是人们对过往生活环境的怀念与寄托。如今商业建筑千篇一律,对文化的保护、地域性的体现十分可贵。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消费品味逐步提高,地下商业建筑也应注重个性化特点的体现,将地下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与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环境的地域性特点,也唤起人们对于城市文化的记忆。

二、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1、多元化布局

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初始设计时,由于设计理念、技术水平等限制,通常是单核中心化布局,依据中心的共享空间布置多元化功能空间,用其进行采光、通风。地下共享空间还承担着集散、观演和交通等功能[2],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空间,也是地下空间的高潮和核心,但这种核心一般只有一个。从平面布局而言,是集中式布局,适用于面积比较小的地下商业建筑。但随着地下商业建筑综合体规模的扩大,这种单核中心化的地下共享空间布局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不仅呆板,也比较局限。为此应积极实现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的多核化布局,在地下商业建筑中科学的分布多个共享空间,形成线状布置。如果地下商业建筑面积继续扩大,还可以形成面状布局,优化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的整体设计,保证绝大部分空间被照顾到。常见的布局方式主要有并置式布局、连续式布局、整体式布局等。

2、合理组织空间序列

要全面的对地下空间流线进行考虑分析,不能简单的拼接局部的流线,应将各部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中,在不单调的情况下,要有机的将地下空间中的各种路径、节点、标识等统一起来[3],形成有密切联系但又不雷同的空间意象,使人们头脑中的地下空间认知地图得以强化。地下建筑是由不同单元构成的层次化的系统,人们对各单位有共同的认同,为此可以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清楚的描述出整个地下空间。

3、营造主题性空间

地下商业建筑不是单纯的将功能、序列进行组合,各功能之间要密切结合,保证每个功能都能够密切配合、协调,将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各功能间需要通过精神内核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就是地下商业建筑的主题。通过主题化空间的营造,人们将不只是单纯的关注地下空间的形式,更多的关注地下空间的精神体验。地下商业建筑主题化设计是对地下空间的整体设计,而设计的重点应是共享空间。主题化设计应关注地下空间中的消费需要,将空间感受与消费者的心理、城市文化需要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对主题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形成丰富的体验感。以自然主题为例,可以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设计,形成自然化的空间主题,如河流、山石、沙漠、森林等[4],不仅使地下空间更加开阔,也能够吸引人们认真体会和品味。如南京水游城,地下共享空间以水景为主体,对外使用喷泉呼应街道繁华,通过动态化的方式吸引人们进入其中进行体验。对内则使用静态流水,给人们营造宁静的购物氛围。地下共享空间核心位置设置水上演出剧场,流水从剧场周围流过,静态的舞台与动态的水结合更具趣味性。

4、地域性空间设计

人们在对城市特色进行感知时,城市的历史、文化是重要的载体。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能够有效的延续城市文化,使城市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在地下共享空间设计建设中要积极融入城市文脉,凸显地域性特点。首先,要积极的运用地方材料,这是最能够体现地域性的。地方材料主要包括砖、木、石,砖的地域性最强,如闽南地区喜欢用红砖,最为出名的就是闽南的“烟炙砖”

[5],其有着坚硬的质地,色泽鲜明,不同砌筑方法下可以产生不同的花纹。将其与当地石材搭配使用,就可以形成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出砖入石”效果。在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中应用地方材料,能够最好的体现出其地域性。其次,建筑符号的应用。符号也是文字体系中的特殊结构形式,如数字符号、音乐符号、标点以及标志符号等。符号可以传递信息。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地理风貌等不同,经过长久的历史沉淀,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建筑符号,如闽南的“马背山墙”、“燕尾屋脊”等,经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性。

5、自然景观植入

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中植入自然景观,能够使人们获得舒适的环境。尽管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中的自然景观与真正的自然景观有很大的差异,但经过设计提炼,这些自然景观是满足人们审美的。通过地下光线的变化、四季景观的更迭,人们能够感受时间、季节,对地下空间的恐惧也不再。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中植入绿色景观主要包括两种方式。首先,地下共享空间中,很多绿色景观的植入是与共享空间底界面结合的,若共享空间尺度大,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建设局部小环境,不仅能够对地下空间环境进行美化,也能够分割空间,避免来往人流受到对方干扰。其次,还可以与侧界面结合起来,地下商业建筑可利用共享空间周围的廊道商业空间,设计垂直绿化,提高空间的环境效果,也能够避免共享空间周围走廊楼板产生的厚重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光线、自然景观不足,空间形式单一,缺少可识别性,而共享空间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在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优化共享空间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提高共享空间设计的效果,全面提高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杨.论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空间设计[J].中华建设,2023(01):61-62.

[2]张万春.地下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路径分析[J].中华建设,2022(12):75-76.

[3]吴凯,王玉婷.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初探[J].建筑科学,2021,37(03):154.

[4]李夺.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设计[J].建筑结构,2020,50(20):167.

[5]罗瑞雪.商业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20(0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