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张磊

  江苏泓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5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环境检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理所当然需要得到有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大量实践证明,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为精确地分析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提升环境检测效率的同时保障检测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需要秉持先进的发展观念,加强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最大限度地保障环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精确性。然而在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技术人员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不够熟练,致使化学分析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展开探讨。本文将以化学分析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充分发挥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保障。

关键词:化学分析方法;环境检测;应用;现代化技术;化学技术

引言:得益于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工业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1]。在诸多环境检测方法中,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较为常见。技术人员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精确性,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与建议。本文将对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展开进一步论述。

一、环境检测中化学分析方法的特点

环境保护是二十一世纪的重点课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环境检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工作方法多种多样。化学分析方法作为常用的工作方法,其在环境检测中的特征较为显著。具体如下:第一,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广阔。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精确检测空气中、大气中、海水中的有毒物质。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分析方法不受制于地理因素,可以涵盖整个生存环境;第二,化学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较为复杂。目前,环境污染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达到几万种,且不同有毒有害物质的内部结构与特征存在差异,对环境的影响不尽相同[2]。为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有毒有害物质的组成成分,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第三,化学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具有变异性。化学分析方法的根基在于依据化学变化来分析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实践中,技术人员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化学分子与先进的仪器设备实行环境检测,进而判断分析对象的变异性。

二、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类型

化学发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环境检测中,技术人员需要运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质、催化剂作为耦合分析物,进而明确环境检测数据的技术。化学分析发光法的常用场合为建筑环境的检测、农业环境的检测等。例如,在农民喷洒农药之后,技术人员便可以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法判断农作物被喷洒农药之后的成分含量,得出环境污染信息[3]

(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污水被排放至江河中,引发了水污染问题。与此同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运而生,在环境检测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指的是技术人员在光谱分析中运用等离子体喷射源,实现液体试样分析的技术。在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时,技术人员应当注重相关设备的选择,确保自身所采用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性能、功能、规格等方面满足环境检测工作的标准。

546a16e6de004949b0c20fdc361f787 

图1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工业排放废水中各类元素的含量情况。若发现含量超过既定标准,便需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被排放至江河。相关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相同,可以有效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4]

(三)有机物指标测定法

水中具有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由于二者均有可能是水质污染的源头,所以技术人员在进行环境检测时,可以考虑采用有机物指标测定法。有机物指标测定法是针对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常见的有机物化学指标检测手段包括直接测定法、微生物电极法、稀释与接种法等。技术人员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精神,在适当的场合中采用相应的测定方法。

三、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方法标准化的具体应用

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技术人员在环境检测阶段时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作为支撑和依据,这便对环境检测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现有资料可得知,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在规范环境检测工作的同时提升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若想进一步实现环境治理的目标,技术人员便需要认真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按照标准化的步骤实施操作,确保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一致性 。由于环境检测的整体质量与技术人员选用化学分析方法的科学性有密切联系,所以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科学选择化学分析方法。例如,技术人员应当遵循方法标准化的要求,在实践中采用稳定性高的物质分析污染物,保障检测的成功率。

(二)大气检测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污染物进入大气,并对大气造成了负面影响。硫化物和氮化物作为污染性气体,在进入大气后会在特定的反应之下溶解在雨水中,引发酸雨现象。由于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导致土壤酸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技术人员需要采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方法,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技术人员在履行职责时,需要观察待测样品和催化是否会在耦合反应的作用下出现辐射光。若出现辐射光,技术人员便需要对辐射光的强度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所含物质的具体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硫化物进行检测时,部分技术人员所采取的方法在稳定性方面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技术人员应当积极拓展思路,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制备。针对氮化物的检测可以通过结合飞行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环境检测的准确性、便利性。

(三)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的具体应用

技术人员借助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精确地化验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保障。若想进一步提升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技术人员可以尝试将无机质谱和同位素质谱相结合,这样可以快速锁定污染源中的微量元素,获取污染源中同位素的数据。在质谱分析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离子探针分析仪实现目标。离子探针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下:该设备可以通过表内的峰值变换锁定同位素,帮助技术人员分析环境污染物中分子的类型。在离子探针分析仪的帮助之下,环境检测的精确率会大幅度提升。此外,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污染物的表面,进而测定分子结构,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环境检测方法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化学分析方法作为常见的环境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锁定环境污染物的相关数据信息。由于化学分析方法的内容相对复杂,其技术应用的要求较高,所以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把握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要点,加强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为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落实提供保障。本文通过对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为我国相关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谷东杰,张琳琳,刘倩.环境检测中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23,(05):27-30.

[2]刘力.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22):63-65.

[3]徐祥钟,刘博雅.论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9):48-50.

[4]杨亚琴.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2):2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