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裂缝及加固处理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裂缝及加固处理方法分析

张燕萍

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体系愈发完善。在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中,结构裂缝是一种常见病害,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而且结构裂缝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影响工程使用寿命,甚至诱发严重事故。因此,针对工程结构裂缝,要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消除工程质量隐患,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裂缝成因,分析了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裂缝加固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结构裂缝;加固处理

前言:市政道路和桥梁结构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部分,它们承载着日常交通和人员流动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道路和桥梁结构往往会出现裂缝和损坏的问题,给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市政道路和桥梁结构的裂缝及加固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裂缝形成原因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加固方案,提高道路和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1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裂缝成因

1.1桥梁材料变质

桥梁结构材料存在收缩不统一的现象,原因在于混凝土材料的自身属性,凝固过程中的不均匀现象,是诱发桥梁材料变质的关键原因,进而导致桥梁结构裂缝。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时机,对混凝土材料的收缩规律掌握并不透彻。例如混凝土材料浇筑后,水泥材料可能发生水化反应,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泌水现象,实质上反映出硬化时机尚不成熟的特征。如果该过程中没有做好裂缝控制工作,混凝土材料可能会发生塑性收缩;在混凝土材料进入到完全硬化的阶段后,泌水已经彻底蒸发,进而导致桥梁结构温度的下降效应。与此同时混凝土结构因为温度下降而收缩,在缩水干缩的情况下诱发桥梁结构裂缝。

1.2 地基沉降

由于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自重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引发基础沉降,如果沉降不均匀,就可能会引发墙体裂缝。当前市政道路与桥梁基础结构主要为桩基础,大型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更容易产生沉降问题。从近几年来看,由基础沉降引发的结构裂缝越发增加,由于不均匀的沉降,会对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带来极大的应力,这是导致工程结构发生裂缝的重要原因。

1.3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在市政道路和桥梁结构裂缝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施工质量不良会导致结构的强度不足。例如,在道路或桥梁的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均匀的压实,或者未能正确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洞、孔隙或松散区域,进而引发裂缝的形成。此外,如果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如混凝土掺入了过多的杂质或含水量超标,也会降低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促使裂缝的产生。其次,施工过程中的设计错误也是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在道路或桥梁的设计中,如果没有合理考虑到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未设置合适的伸缩缝或膨胀缝,那么随着温度的升降,结构会受到不均匀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结构的接缝,如未采取适当的接缝材料或施工方法,也会加速裂缝的形成。

2市政道路与桥梁结构裂缝加固处理方法

2.1表面修复处理

表面修复处理就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对裂缝进行修复的一种形式,可采用水泥砂浆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找平收口,同时将裂缝问题覆盖。该处理方式一般不会优化裂缝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但能够避免渗透作用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也能够延长构件使用寿命,避免裂缝问题的持续加剧。还可使用密封胶对混凝土表面裂缝位置进行嵌缝处理,同样能够避免液体自混凝土裂缝渗透进内部。该处理模式仅停留在表面处理,能够改善外观,但对于具有较高性能要求的关键构件,不宜采用此方式。若为临时处理或非关键构件,从表面修复的形式来处理混凝土裂缝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如果采用其他桥梁结构加固方式后并没有获取理想化的加固效果,同样要引入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方法的使用方式相对简单,对桥梁结构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进行清洁处理,将填充物加入桥梁结构裂缝,有效弥补裂缝影响。在弥补较大的桥梁结构裂缝前,需要做好防渗堵漏的准备工作,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在桥梁结构裂缝偏小的情况下,采用表面涂抹等方式处理裂缝,及时消除小型裂缝的影响。

2.2灌浆法

在当前的市政道路与桥梁领域中,针对结构裂缝的加固处理,灌浆技术的应用频率较高,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桥梁结构裂缝处理路径,尤其是在刚刚发生桥梁结构裂缝的情况下,采用灌浆法向裂缝中添加物质,避免桥梁结构裂缝继续扩大。使用灌浆法的前提在于清理裂缝并保证裂缝的清洁状态,同时对桥梁结构裂缝位置进行补水处理,保证裂缝附近的湿润程度。灌浆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裂缝的大小以及延伸的程度。灌浆法的重要因素在于灌入的浆液,事先做好灌浆的搅拌工作,保证浆液配置比例合理。灌浆配比的依据则是桥梁结构裂缝的属性,将化学浆液灌入到裂缝中,提升桥梁结构裂缝的加固效果。灌浆过程中注意附近位置的固定效应,通常采用钢板进行固定,保证灌浆加固效果。另外要做好桥梁结构裂缝附近的尺寸测量工作,确保灌浆法的使用恰到好处。

2.3植筋应用技术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裂缝的发生概率,在实际的加固处理当中需要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在当前加固处理当中植筋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能够更好地处理好市政及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植筋技术能够更为高效将锚固与混凝土进行衔接,在整体上对其进行加固。植筋技术应用效率较高,操作具有便捷性,在工程项目加固当中利用植筋技术做好工程质量的保障。建筑工程延续项目中利用植筋技术使后续施工能够符合标准要求,普通钢材是植筋技术的主要施工材料。在前期加固阶段,要合理选择钻孔位置,根据施工标准严格实施流程,调整锚固作业,这样能够使应用到的钢筋更具有稳定性,及时进行校验与开展全面的养护,这样能够进一步的增强工程结构稳定性。

2.4增大横街面积

市政及建筑工程在实施加固处理的时候,可以合理增加横截面以达到加固的目的,也是保障建筑工程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增加横截面加固方法在以混凝土作为主要工程项目的材料中应用较为普遍。通过混凝土包裹提升构件外围面积,确保建筑整体的承重性能。在具体加固处理当中,要保证增加横截面发挥出最大的效能。首先需要对建筑整体结构特性进行系统化分析,针对实际承重部位要通过数值的形式进行处理,这样能够方便加固方案的制定。通常情况下加固位置主要采用构件三面、四面等形式,而要特别注意到,在采用增加横截面的形式没有达到市政及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预期效果的时候,也可以将混凝土包裹当中适当性添加钢筋数量,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结构处于稳固的状态,更好地避免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经济发展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集中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状况。当前市政及建筑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不断地增长,涉及内容较多,导致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结构裂缝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着市政及建筑工程的有效使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做好市政及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深入分析,确定裂缝形成原因,制定出全面的加固处理方法,在根本上保障市政道路与桥梁的质量,消除结构裂缝引发的负面效应,提高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交通隐患,树立良好城市形象,为城市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靳枭.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7):225~226.

[2]张源.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其防治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135.

[3]温鹏,孔凡光.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3):86-88.

[4]曹恩震.桥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7(3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