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宝贝”优养健康导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1

“亮眼宝贝”优养健康导引

项李珺

上海市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上海 静安200042

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给人们带来娱乐和便捷的同时,也诱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近视已成为当今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高、进展快的一种屈光不正的眼病。

1.1、课程环节薄弱。虽然学前教育的教材中有用眼卫生这一方面的知识,但是相对较少,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缺少具体操作方法及相应知识。

1.2、与家长科学育儿认知的关系。家长缺乏科学育儿常识,增加幼儿课外负担,手机或计算机等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导致幼儿用眼过度、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

1.3、幼儿视力不良率与营养状态呈显著相关。中、重度营养不良幼儿的视力不良率高于正常幼儿。维生素 A 普遍参与视物的过程,人体视神经的传导需要维生素 B 族的帮助,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可维持视血管的健康; 在一些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人群的近视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尤其在低龄儿童中,维生素 D 水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干预青少年假性近视,可有效改善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不难发现,营养因素与近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合理的膳食结构、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近视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方法

2.1、家长问卷:了解幼儿的家庭基本情况,户外活动、锻炼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学习负担,用眼行为,睡眠时间等。通过调差、宣传等手段将用眼健康知识辐射至家庭,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2.2、教师问卷:了解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关乎幼儿视力异常的健康知识,如:幼儿看书、画画应放在何处进行比较合适?用眼时间的长短以及营养与视力的关系等。达到将预防幼儿视力异常的方法辐射至保教人员的目的。

2.3、幼儿视力的检查:全体幼儿每学期2次视力检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如儿童视力3岁<4.7/0.5;4~5岁<4.8/0.6;6岁及以上视力<4.9/0.8,2个月进行复查,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时遮盖一眼,子夏而上。

研究目标

通过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突出保教并重,优化保教质量,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关概念

4.1、视力:即视觉分辨力,是眼睛所能够分辨的外界两个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视力是随着屈光系统和视网膜发育逐渐发育成熟的,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新生儿出生仅有光感,1岁视力一般可达0.2,2岁视力一般可达0.4以上,3岁视力一般可达0.5以上,4岁视力一般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一般可达0.8以上。

4.2、视力异常:主要是指,目前所测得的视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正常视力水平。

4.3、远视储备量: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如4~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150~200度远视,则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此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4.4、屈光不正: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静息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因此无法产生清晰的成像,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等。

4.5、诊断标准:参照《标准对数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3岁<4.7/0.5;4~5岁<4.8/0.6;6岁及以上视力<4.9/0.8。

研究内容

5.1、研究引起幼儿视力异常的原因,以及视力异常对幼儿造成的危害性,引起保教人员以及家长的关注与重视,从而建立适合幼儿园的、可操作实施的、有效的干预方法。

5.2、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设计相关的游戏课程,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具备主动爱眼、护眼的意识与能力,达到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5.3、研究眼保健操对幼儿视力发展的作用,结合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一套适合幼儿园幼儿的眼保健操。

5.4、研究营养与视力异常的关系,着手研究开发保护视力的营养健康食谱,让幼儿想吃、会吃、多吃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5.5、家园互动,科学育儿原则。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从反馈中总结幼儿生活中用眼习惯,通过校园网、公众号、幼儿园大屏幕、校园宣传栏等途径来解答疑惑、宣传相关健康知识。

研究进度

 初步定为1年半,自2022年3月启动,至2023年6月结题。建立科研研发团队,由医保室保障部领衔,基础部、科研室介入,园长、开发部部长指导,教师、保育员参与。

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根据以上研究,以论文形式写出有关《“亮眼宝贝”优养健康导引》报告。

   2、设计一套幼儿园幼儿眼保健操。

3、优化益眼课程,落实户外游戏课程。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必须真正做到保教结合,将幼儿的卫生教育活动融入到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使幼儿习得良好的爱眼、护眼的好习惯。本课题围绕我园幼儿近年近视发生率,提升教育环节中关于护眼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增加户外运动2小时游戏课程,提高幼儿睡眠质量,营养等因素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