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何叶

射洪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四川 射洪  629200

抗生素,这把双刃剑,既能消灭病菌,也可能扰乱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想象一下,肠道微生物就像一个大家庭,和谐共生。抗生素的介入,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这种平衡。它不仅消灭了有害细菌,也可能“误伤”到一些有益的微生物。结果,肠道环境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避免对肠道微生物造成过大的影响。同时,深入了解抗生素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肠道健康。

1、抗生素

只有感染引起的炎症,才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过去被称作抗菌素,是由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生成的,具有消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活动的特性的物质。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可以分为天然来源的抗生素和人造的半合成抗生素。常见的抗生素种类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结核药物、抗真菌药物以及其他种类的抗生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许多人或许都曾服用过如阿莫西林和头孢这类的抗菌药物。抗生素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由细菌和某些其他微生物(例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引发的炎症的药物,但对于由病毒导致的炎症则完全不起作用。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触发的。另外,抗生素并不具备预防感冒的功能。

2、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也称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胃肠道内数干种微生物群,按照一定比例组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的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重达1.2kg,接近于人体肝脏的重量,具有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对维持机体健康状态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的肠道微生物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可以说是人类的"微生物器官”。一方面,肠道菌群可以消耗、储存宿主的能量,介导某些生理过程,如营养吸收代谢作用、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发育等,影响着宿主的整体代谢;另一方面,宿主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3、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3.1直接杀菌作用: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直接杀菌作用是指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肠道中的细菌来发挥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核酸的合成以及破坏细胞膜结构等方式来实现。这些作用方式对肠道微生物同样有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显著影响。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直接杀菌作用具有选择性,即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抗菌谱。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而喹诺酮类抗生素则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2微生物群落的结构改变

多样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一些敏感的有益菌被杀死或抑制,而一些耐药菌或机会性致病菌可能得以繁殖,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失衡。

菌群稳定性下降: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下降,使得某些有害菌更容易侵入肠道,引起感染或肠道炎症。

3.3胃肠黏膜损害:使用抗生素后可能会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环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会导致前列腺素E不足。由于前列腺素E可以维持黏膜的正常再生并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因此抗生素可能导致上皮细胞修复不足,引发肠胃黏膜损伤,如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症状。抗生素不仅对有害细菌产生作用,对肠道中的有益菌也会产生影响。这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使有害菌有机会繁殖并引发其他问题。此外,抗生素还可能直接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痛、便秘等胃肠道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或对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导致的。

3.4肠道菌群失衡:由于抗生素在杀死或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部分肠道内的有益菌。肠道微生物群落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当抗生素的使用导致某些敏感的有益菌被大量杀死或抑制时,肠道菌群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抗生素使用后,肠道内的敏感菌被大量杀死或抑制,这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原本稳定的菌群结构被破坏,一些有害菌或机会性致病菌可能会过度繁殖,引发肠道感染或肠道炎症等疾病。其次,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被打破后,菌群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有益菌的减少会影响肠道内的维生素、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和代谢。最后,长期使用抗生素还可能诱导肠道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一些菌株在抗生素的作用下逐渐适应并发展出耐药性,成为难以治疗的耐药菌株。这不仅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降低,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3.5耐药性增加:由于抗生素在杀死或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也选择性地刺激了耐药菌株的生长和繁殖。这种耐药性的增加不仅对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或滥用会选择性地淘汰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而保留和促进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生长和繁殖。这些耐药菌株可能通过基因突变或菌种间的基因交换获得抗性基因,从而适应抗生素的环境。一旦这些耐药菌株成为优势菌种,就会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无效,使得感染难以控制,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此外,肠道微生物中的耐药菌株还可能向人体内其他部位扩散,导致全身性的感染。例如,某些耐药菌可能通过肠道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疾病。

4、使用抗生素时,如何降低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1饭后服用药物:如果患者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出现了肠胃不适的症状,需要在饭后服用药物,能够减轻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4.2调整饮食:在服用抗生素期间,患者还需要及时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等,也应避免吃炸鸡、汉堡等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可以适当地吃小米粥、蔬菜汤等食物,能够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4.3服用药物:如果服用抗生素后出现了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胃肠黏膜保护剂进行缓解治疗。常见的药物类型包括胃膜素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此类药物可在消化道黏膜组织中形成保护膜,以减少药物成分对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刺激。对于胃痛明显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补液治疗,以降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

4.4谨慎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和耐药性的增加。

4.5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时间。

4.6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肠道微生物的恢复和保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4.7补充益生菌: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和改善肠道健康。

为了维护肠道健康,我们应该谨慎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使用。同时,通过饮食、生活方式等手段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有助于减轻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