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的过程优化和经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医院建筑设计的过程优化和经济管理

唐先洛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与医疗技术进步,医院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也日渐增多,不仅要满足医疗功能需求,还要分析患者空间利用、工作效率、舒适度和经济效益。鉴于此,文章分析医院建筑设计的优化过程和经济管理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医院建筑设计的综合水平,并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优化;经济管理

引言:医院是社会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对于患者康复、医疗工作开展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早期的医院设计模式已很难达到现代医疗的需求。如何把人性化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和经济管理相结合,是现阶段医院建设面临的核心课题。

一、医院建筑设计的过程优化和经济管理重要性

第一,可提升设计质量。医院的不同科室对建筑有不同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些要求进行设计优化,如放射科对建筑墙体的厚度和布局特征的要求,可以有效规避设计实践中的细节问题,提高建筑设计的参数合理性,进而提升整体建筑设计质量[[1]]

第二,有利于为建筑施工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设计不仅是施工的参考,其质量和内容的明确性也直接影响施工的完善性和规范性。高质量的设计能确保施工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助于控制施工质量[[2]]

第三,有利于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医院需主动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拿到财政拨款,同时选择合适的建筑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有助于节约工程资金和原材料,避免浪费和堵塞漏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民主作风的建设,防止重大事项由一人做主的弊端。

第四,保证医院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医院基础建设是保证医院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科学合理地管理好基建工作,可保证医院基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节约、高效率的目标[[3]]

、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优化

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患者体验、提升医疗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一)明确目标和期望

在开始设计前,与医院的管理团队、医生、护士以及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确保设计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二)功能分区规划

根据医院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流程,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域,如诊疗区、住院区、手术区、后勤区等,确保各区域之间的顺畅运作。

(三)人性化设计

医院建筑应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创造一个舒适、便捷、无障碍的医疗环境。例如,合理设置扶手、无障碍通道、清晰的标识等。

(四)绿色和环保

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建筑设计,如自然采光、节能设备、绿植等,提高医院的环境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

(五)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考虑到医院未来的发展需求,设计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避免未来改建或扩建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模块化设计,医院建筑要选择模块化设计,把建筑直接拆分成不同的可重复使用模块,此设计方式能将模块数量减少,还能将医疗规模扩大。而灵活性设计则体现在医院功能方面,可实现配置空间二次设计,如医院办公室、病房设置要依照需求灵活互换,可赋予功能更多可能性。

(六)智能化设计

结合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打造智能化的医院管理系统,如,设计智能化的导诊系统、预约挂号系统等,方便患者就医。同时,还能为患者提供智能化的病房服务,将患者临床满意度提升。

(七)安全和防护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医院的安全需求,如设置监控系统、防火措施、防盗系统等,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同时,医院的安全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医院的门禁和监控系统需要能够保障医院内部的安全,医院的清洁卫生工作需要得到保障,医院的消毒和隔离措施要到位,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另外,在设计安全防护时,医院的电气系统需结合实际的负载电力需求设计,医院的电梯需要能够承受高负载并且具有紧急停止功能,医院的放射科需要具备防辐射措施等等[[5]]

(八)文化与形象

通过室内装饰、建筑造型等手段,展现医院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如,在医院内部设置文化墙、文化长廊等,展示医院的历史、荣誉和特色。同时,医院建筑的外观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册设计等方面应统一风格,形成独特的形象标识。提升医院的文化形象。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二、医院建筑设计经济管理

(一)项目规划和预算

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制定清晰的项目规划和预算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对建筑规模、功能需求、设备购置、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预估。精确的项目预算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层了解项目的全貌,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建筑设计

医院建筑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医疗流程、患者体验、员工工作效率等因素。设计时需要与医疗专家、设计师、工程师等进行深入沟通,确保建筑设计既符合医疗需要,又具备足够的经济性。

(三)工程管理

医院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精细地管理。这包括对施工进度、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监控。有效的工程管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成本超支。

(四)维护和运营成本

医院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一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寿命、能耗、清洁维护等方面的成本。

(五)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

对医院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财务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实现经济管理的关键。这包括对投资回报率、折旧、现金流等的分析,以及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的评估。

(六)持续改进和优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医院建筑的设计和管理也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定期评估和审计,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医院建筑设计的过程优化和经济管理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医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关注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做好过程优化工作,还需重视项目整体在满足工期、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建筑设计的经济性,提升其经济管理水平,确保其满足价值工程要求,推动医院建筑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规划和经济管理[J].工业建筑,2023,53(07):276-280. 

[2]李荟洋.循证视角下的眼科医院环境视觉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3,12(45):45-50.     

[3]林子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院寻路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2,8(07):12-19.     

[4]王欣路.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管理优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1,46(11):20-25.  

[5]蒋伊琳.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79(10):7-10.

作者简介:

唐先洛(1971年4月),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