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小组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气道管理小组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冯磊,胡敏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省泰州市,225300

摘要:目的:探究气道管理小组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气道管理小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气道管理小组管理,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气道管理小组;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重症肺炎的发展过程中,病原体进入呼吸道并感染肺组织,导致肺泡和支气管的炎症反应[1]。炎症引起肺组织水肿、炎性渗出物积聚以及黏液增多,导致气道阻塞和肺功能受损。重症肺炎可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它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心血管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特别是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重症肺炎的死亡率较高。重症肺炎的护理意义在于提供专业的呼吸支持、预防并发症、清洁气道、控制感染传播以及提供心理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的提高。护理团队在重症肺炎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就对气道管理小组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28,平均年龄为(75.26±2.39)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29,平均年龄为(74.25±3.47)岁(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遵循医嘱展开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常规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

1.2.2观察组

(1)评估呼吸道情况:小组成员定期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气道通畅性、分泌物清除情况、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部位的情况等。通过及时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2)确保气道通畅: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小组成员需要确保气道通畅,防止气道梗阻和窒息的发生。他们可能会定期检查气管插管位置、维护气道湿润、定期吸引呼吸道分泌物等[3]。(3)协助呼吸机应用:在重症肺炎患者管理中,许多患者需要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管理小组进行呼吸机设置、监测呼吸机参数、评估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性等工作。(4)制定撤机计划:对于需要脱离呼吸机的患者,制定撤机计划,并监测患者的撤机过程。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撤机标准,并在撤机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表1  临床症状好转时间[(x±s)/d]

组别

例数

症状体征好转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痰液颜色改变时间

白细胞计数下降时间

对照

50

6.58±1.05

4.78±1.37

6.92±1.23

6.39±1.95

观察

50

5.96±1.24

2.48±1.56

4.23±1.39

4.64±2.06

t

-

7.385

5.369

4.628

9.824

P

-

<0.05

<0.05

<0.05

<0.05

2.2生活质量评分

表2  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对照

50

73.48±6.94

71.24±8.28

70.94±8.64

70.25±5.84

72.94±3.59

观察

50

86.41±6.89

84.36±8.06

81.84±8.61

86.94±5.47

84.87±3.18

t

-

10.903

10.826

7.369

17.200

20.513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存在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痉挛等情况,需要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气道管理小组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设备,能够有效协助患者进行气道清洁、引流和吸痰等操作,降低气道阻塞和感染的风险。重症肺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而气道管理小组能够配合医生进行呼吸治疗,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调整呼吸机设置,确保患者的氧合和通气情况良好,提高治疗效果。气道管理小组能够制定个性化的气道护理方案,包括口腔护理、气道湿化、气道吸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减少气道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4]。气道管理小组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举办培训班等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断改进气道管理的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气道管理小组的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进行密切接触,了解其心理和生理需求,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总的来说,气道管理小组在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现在提供专业的气道管理、配合呼吸治疗、实施气道护理、技术交流与培训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4参考文献

[1]黄红娟,曾婷,徐文倩.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胸部物理治疗中建立分级气道管理的效果[J]. 河北医药,2022,44(15):2343-2346.

[2] 朱丽,李云,奚慧琴,等.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行体外膜氧合治疗中的气道管理[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3):406-408.

[3] 吴文清,郭严肃,徐培,等. 品管圈气道管理小组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5):772-775.

[4] 薄禄龙,万小健,卞金俊,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感控建议:基于SARS患者气道管理的文献回顾[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2):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