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谢金沙

宁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省宁南县  615400

摘要:目的: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次生产产妇分娩结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5月之间接受的50名初次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妇及产妇家属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一般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方法的为强化组,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并发症出现概率及两组产妇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强化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高于一般组;强化组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于一般组;强化组产妇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一般组产妇,两组产妇数据之间差异满足统计学要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在初次分娩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优化分娩结果,减少产妇出现分娩不良症状的概率,提升产妇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分娩是女性需要经历的特殊生理过程,在分娩过程中受到子宫收缩状态的影响,产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且初次分娩的产妇经验不足对分娩知识缺少认知,内心存在较为严重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对于分娩结果存在不良影响,而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为初次分娩产妇提供全面且细致的护理服务,并改善产妇心理健康水平,使产妇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中,从而提升产妇在整体护理阶段中的体验感[1]。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5月之间接受的50名初次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5月之间接受的50名初次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妇及产妇家属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人,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一般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方法的为强化组。一般组产妇中年龄由23岁-36岁,整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0.89±3.17)岁,孕期35-38周,平均孕周为(36.17±1.26)周,强化组产妇中年龄由24岁-35岁,整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0.17±1.26)岁,孕期35-40周,平均孕周为(37.26±1.51)周,两组产妇基础资料之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常规分娩知识宣讲,体位护理、告知分娩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对强化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明确护理人员责任。选择产房护士长、责任组长、助产护士等组成专门的护理小组,明确指出小组内不同管理级别成员的责任,产房护士长主要负责监督护理质量,责任组长负责对接生产工作,助产护士负责观察产程,协助医生及产妇完成分娩环节[2]。其次,产程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护,且在分娩前增加产妇摄入营养物质食物的比例,以产妇的需求为出发点,调整产妇卧床姿势,满足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需求,提升产妇分娩体验感,同时,加强对产妇状态的关注,用语言鼓励产妇积极参与分娩环节,打造温馨的分娩缓解,且帮助产妇调整呼吸状态[3]。除此之外,在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新生儿状况告知产妇,引导产妇适当与新生儿接触,且加强对产妇心理疏导,改善产妇分娩之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最后,助产陪伴,责任助产护士需要陪伴产妇分娩的全过程,对产妇进行心理支持,鼓励产妇与人交流,增强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在分娩后2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状况,对产妇进行适当的按摩护理,促进产妇子宫部位收缩状态,为产妇普及母婴喂养知识[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状态:观察两组产妇属于自然分娩、剖宫产、引导助产,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

观察两组产妇并发症出现概率: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等不良症状的出现情况。

观察两组产妇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组织两组产妇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评价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的产妇人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行独立t检验,干预前后行配对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自然分娩概率对比结果

强化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高于一般组,两组产妇分娩数据结果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强化组产妇与一般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引导助产

自然分娩概率

一般组

25

13

6

6

46.59%

强化组

25

21

3

1

81.57%

X2

2.365

2.719

3.618

2.671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产妇并发症出现概率对比结果

强化组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于一般组,两组产妇并发症出现结果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强化组产妇与一般组产妇并发症出现概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术后出血

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

整组并发症出现概率

一般组

25

3

2

2

21.49%

强化组

25

2

1

0

10.27%

X2

1.684

1.396

2.179

2.163

p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强化组产妇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一般组产妇,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之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3。

表3强化组产妇与一般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一般满意

不满意

非常满意

整组满意度

一般组

25

9

7

9

71.67%

强化组

25

5

3

17

90.16%

X2

1.945

2.648

1.648

1.206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受到生育经验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初次分娩的产妇会对宫缩阵痛出现较为明显的恐惧感,从而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发生心理应激反应,此种情况下分娩疼痛感也会随之加剧。助产护理模式的实施目的在于维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安全,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且可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对初次分娩产妇生产环节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保障助产护理工作的效率。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的应用中,护理部门需要明确指出不同助产护士的责任,使其全身心参与产妇分娩过程,且以产妇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知识教育,实现调整产妇精神状态,消除产妇内心负面情绪的目的,避免产妇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帮助产妇进行自然分娩[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高于一般组;强化组并发症出现概率低于一般组;强化组产妇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一般组产妇,两组产妇数据之间差异满足统计学要求,存在可比性(P<0.05),由此可见,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在初次分娩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优化分娩结果,减少产妇出现分娩不良症状的概率,提升产妇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6]

参考文献:

[1]杨忠霞.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7):183-185+189.DOI

[2]郑亚梅.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J].甘肃科技,2021,37(17):166-168.

[3]井晓林,刘晓丽.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06+109.

[4]李玲.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7):84+94.DOI

[5]刘东梅,杨若雅,许宝莹等.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1):176-179.

[6]孔秀丽.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9):97+102.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