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三川镇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永胜县三川镇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分析

谭媛

丽江市中医医院   云南 丽江674100

摘要:目的:探究永胜县三川镇27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肝感染情况,提出免疫预防策略。方法:在2022年11月~2023年2月时段中,采集三川镇27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资料并回顾分析,总共数据972例。统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疫苗接种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免疫策略。结果:永胜县三川镇972例学生中,共发现乙肝阳性学生15例,弱阳性51例;儿童免疫接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学历、认知程度。结论:三川镇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现状比较明显,可通过乙肝疫苗接种进行良性预防,建议家长为孩子接种乙肝疫苗。

关键词:幼儿园;中小学生;乙肝感染;免疫接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当前社会人群中发生比较普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结果患者较多,是我国传染性疾病中备受关注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类型。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及中小学生而言,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够成熟,分泌型IgA、IgM和IgG水平并不高,自身黏膜抗感染能力偏低,这也是儿童和中小学生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原因[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概率较大,临床治疗难度高,不及时控制病情,可能会造成肝脏疾病,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所以尽早通过检验,发现乙肝阳性学生,或尽早接受免疫接种,对保证儿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永胜县三川镇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为样本,分析乙肝感染阳性情况,并提出免疫建议。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2022年11月~2023年2月内三川镇27所幼儿园和中小学资料作为研究主体,并实施回顾性分析。三川镇972名学生中,男学生480例,女学生492例,年龄的最小值是4岁,最大值是14岁,年龄的平均值是(7.19±0.23)岁。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以上研究儿童的家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未纳入先天免疫性疾病学生、血液系统疾病学生以及除乙肝感染外的其他肝炎学生。

1.2研究方法

所有学生均需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检测工作,需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受检学生2~3ml静脉血作为检测样本,放置在常温环境下40min~60min,经每分钟4000转速进行离心处理,并采集上层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相关指标加以检测,如HBsAg、Anti-HBs。注意所有检测操作都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选择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1.3观察指标

严格分析受检学生乙肝感染检出情况和影响免疫接种的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述方法是(均数±标准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述方法是(百分比),x2检验;α=0.05作研究检验标准,P<0.05则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学生阳性例数

经统计,本组972例学生中,共计发现乙肝阳性学生15例,占比1.54%,弱阳性51例,占比5.25%。

2.2分析影响儿童免疫接种的因素

经过分析,发现儿童免疫接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学历、认知程度。如表1所示。

表 1 本组儿童免疫接种影响因素分析(n,%)

影响因素

β

α

Wald

P

OR值

95%CI

父母学历

0.165

1.510

6.242

0.001

6.142

5.133~7.342

认知度

0.247

1.788

2.889

0.011

8.720

7.237~10.281

3讨论

乙型肝炎被国家卫生部门归入乙类传染病范畴中,是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往往会伴有恶心、腹部不适感、肝区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甚至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肝功能损害、发热症状,需早期科学控制。通常,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如母婴、血液、性接触等,备受关注的传播途径就是母婴传播,且约60%HBsAg携带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甚至孕妇合并乙肝感染的患者更容易引起婴幼儿感染[2];误用乙肝感染患者所用过的器械、性交行为也易引起感染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川镇学生乙肝阳性检出率是1.54%,弱阳性检出率是5.25%。人体乙肝部位出现乙肝病毒感染时,会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受到不良病毒的长期侵袭,患者免疫反应大大变强,机体肝脏细胞会大量释放细胞因子,对肝细胞产生激活作用同时不断分裂增值,影响肝脏功能状态,直接影响乙型肝炎感染患者身心健康。因这类学生的年龄较小,乙肝感染风险较高,会大大提高乙肝感染危害性[3]。对此,接种疫苗是避免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免疫重要方法,在儿童阶段开展免疫疫苗接种工作,相比成年接种,预防作用会更为突出。鉴于此,建议各位家长尽早携带无乙肝抗体的孩子接种疫苗,乙肝抗体弱阳性学生更需进一步接受检验,早期接受接种一剂乙肝疫苗加强针[4]。实际上,学生监护人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学历水平直接相关于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一般来说,学生家长对乙型肝炎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度越高,学历水平越高,儿童早期接受疫苗接种的概率越高,这也提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乙型肝炎感染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入校进行疫苗接种宣传和知识宣传,培养学生和家长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此同时,校内可与相关医疗机构联系,邀请专业人员进入校内统一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由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不高,普通家庭可承受,鼓励学生积极接种,加强自体免疫能力。

综上,三川镇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较为严峻,建议学生积极接受免疫疫苗接种,以防学生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提高学生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三仟,古军旺,刘聪,等. 赣州市人群乙肝感染和免疫状况初步调查[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9):4248-4250.

[2] 黄影,邓秋云,蒋俊俊. 广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J]. 内科,2023,18(2):121-126.

[3] 李丽娟,赵涛,方清玉,等. 云南省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12):1729-1733.

[4] 刘玉霞.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控制婴幼儿乙肝感染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3,18(9):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