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3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

熊丹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  212200

【摘要】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2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干预,对照组单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镇痛效果、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59/62(95.16%)]术后的镇痛优良率比对照组[50/60(83.33%)]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下床小便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在剖宫产的产妇干预之中能有效的提高术后镇痛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产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自控镇痛泵;剖宫产;疼痛;康复

剖宫产是临床产科的一种现代化的分娩方式,最近这些年剖宫产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剖宫产的几率也不太一致。目前在全世界各地剖宫产分娩普遍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和要求的范围。在我国剖宫产几率在产科居高不下,而我国也是世界上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双氯芬酸钠栓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将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在产妇之中能帮助其缓解产后疼痛,而且干预后不会对子宫收缩产生明显的影响。有研究认为[1]其主要机制可能是由于双氯芬酸钠栓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从而降低了患者对痛觉的过度反应和炎症。而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则可以减轻子宫收缩而产生的疼痛,降低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为进一步评价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产妇所发挥的干预效果,本文特开展此次研究工作,详情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2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1)观察组有初产妇32例,经产妇30例,年龄在23岁~38岁,均(30.28±4.13)岁,体质量指数(BMI)在19.8kg/m2~36.5kg/m2之间,均(24.80±4.29)kg/m2;(2)对照组有初产妇30例,经产妇24例,年龄在24岁~37岁,均(30.34±4.22)岁,体质量指数(BMI)在19.6kg/m2~36.4kg/m2之间,均(25.13±4.28)kg/m2。研究对象/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统计学检验,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所有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均具有剖宫产指征;(2)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完整,具备接受静脉自控阵痛泵干预的条件和指征,愿意参与研究。

1.2.2排除标准

(1)存在严重的脏器受损;(2)有严重的过敏史;(3)对本文所应用的双氯芬酸钠栓不耐受或者不适用于静脉自控镇痛泵者;(4)临床资料缺失或不愿参与研究。

1.3方法

1.3.1对照组

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干预,剖宫产手术结束之前5min,对研究对象接入静脉自控镇痛泵,对研究对象持续性地进行给药。药物主要包括氢吗啡酮4mg+酒石酸布托啡诺6mg+生理盐水至100ml。对所有产妇按照背景剂量4ml/h 、维持剂量2mL/h的速度匀速给药,所有的操作需要由麻醉科医师完成。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研究对象应用双氯酚酸钠栓进行镇痛,于术后当日为研究对象应用双氯芬酸钠栓1~2粒,经过少许温水浸润之后,轻轻的塞入研究对象的肛门2cm处。

1.4观察指标

(1)镇痛优良率:采用口述评分法(VRS)在术后24h进行评价。疼痛评估之前将不同等级的疼痛以描述性的词语或句子标记在小卡片上,分别为“虫抓咬,瘙痒般的轻微痛,1分”、“针扎刺,轻微尖锐疼痛尚可忍耐,2分”、“刀切割稍重尖锐疼痛,稍不安,3分”、“击打,疼痛剧烈,难以耐受,4分”、“重击,疼痛有昏厥感,5分”、“火焰灼烧,无法平静隐忍,6分”、“撕裂,撕心裂肺感持续,7分” 注:其中1~2分为优;3~4分为良;5~6分为可;7分为差。镇痛优良率=(优+良)/n×100%。

(2)康复指标:包括两组研究对象的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下床小便时间等。

(3)母乳喂养: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统计纯母乳喂养的人数和所占比。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IBM SPSS Statistics 26.0计算和验证。秩和检验以[n%)]表示的等级资料(镇痛优良率、纯母乳喂养率),取“U/Z”值;t检验以(

x±s)表示的计量资料(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下床小便时间),取“t”值。获得“P”值,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镇痛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59/62(95.16%)]术后的镇痛优良率比对照组[50/60(83.33%)]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阵痛优良率对比[n(%)]

项目

n

观察组

62

30(48.39)

29(46.77)

3(4.84)

0(0)

对照组

60

18(30.00)

32(53.33)

8(13.33)

2(3.33)

UZ

/

2.5069

P

/

0.0122

2.2康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下床小便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康复指标对比(x±sh

项目

n

肛门排气时间

拔除尿管下床小便时间

观察组

62

41.40±6.59

54.32±8.65

对照组

60

47.96±7.77

59.63±9.66

t

/

-5.0350

-3.2009

P

/

<0.0001

0.0018

2.3母乳喂养对比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的母乳喂养率对比[n(%)]

项目

n

纯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

观察组

62

49(79.03)

10(16.13)

3(4.84)

对照组

60

31(51.67)

15(25.00)

14(23.33)

UZ

/

3.3869

P

/

0.0007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有效手段。然而,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疼痛和应激反应也不容忽视。目前,剖宫产镇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镇痛、硬膜外阻滞、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等。尽管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剖宫产镇痛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剖宫产术后疼痛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哺乳和产后恢复。因此,有效的镇痛措施对于提高剖宫产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剖宫产产妇预后非常重要。当前,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2]。全身麻醉能够提供快速的镇痛效果,但术后苏醒时间长,且容易引起呼吸道痉挛等并发症。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操作难度较大,可能导致麻醉失败或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剖宫产镇痛方法。本文也基于此研究将双氯酚酸钠栓联合自控镇痛泵应用在剖宫产的产妇中并分析对产后疼痛、时间和母乳喂养率等产生的影响,而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自动镇痛泵的价值。

虽然最近这些年医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使得剖宫产在产科领域当中的应用不断增多。但是剖宫产是一种外界应激性刺激,这种分娩方式会使产妇产生严重的疼痛和应激反应,这也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3]。为了进一步缓解产妇的疼痛,本文对研究对象使用双氯酚酸钠栓、静脉自控镇痛泵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手段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双氯芬酸钠栓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使用可以通过持续给药方式,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长时间的镇痛效果。而且双氯芬酸钠栓为直肠给药,使用方便,产妇易于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泵则可以通过微量泵持续给药,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剖宫产术后疼痛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应激反应等。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应用可以显著减轻术后疼痛,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有效地减少产妇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助于建立母乳喂养关系,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但是对剖宫产的产妇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自控阵痛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样需要有关的医务工作者引起重视。首先,存在用药副反应。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使用时可能产生一些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头痛、过敏反应等。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关注;而且部分产妇在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和静脉自控镇痛泵后可能出现母乳分泌减少的情况,这可能对母乳喂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与传统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相比,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有研究还表明[4],部分产妇在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和静脉自控镇痛泵后可能产生依赖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耐受和成瘾。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干预的效率,应注意在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前,应向产妇详细说明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可能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充分了解并自愿接受使用[5]。还要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注意观察产妇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头痛、过敏反应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处理。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越来越受到重视。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术后镇痛方法,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等,但通过合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和技术不断完善,我们期待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同时,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保政策的改进,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等新型术后镇痛方法的费用有望得到合理控制,使得更多产妇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术后镇痛服务。

综上所述,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在剖宫产中具有显著的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副作用、母乳分泌影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临床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使用方法,并寻求更加安全、经济、有效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以造福更多的产妇和家庭。

【参考文献】

[1]熊玉萍.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干预在剖宫产术后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2):132-134.

[2]罗银娟,刘晓敏,刘小燕等.剖宫产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01):15-17.

[3]张晓娜.吗啡栓剂与双氯芬酸钠栓剂在剖宫产术后止痛中的效果与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7,14(09):168-169.

[4]徐红.剖宫产术后两种镇痛方法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7,28(07):698-700+703.

[5]肖香英,卢雯,廖美华等.双氯芬酸钠栓联合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