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

柴晶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供电分公司,内蒙古乌海市016000

摘要:智能配电网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电网配电效率,可以自动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智能配电网的普及,可以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实现故障的自动切除和报警,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在减轻基层运行维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电力用户满意度,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电能服务。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智能配电网中,能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强化其运营管理水平,为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

1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功能特点

①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对配电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从而及时处理问题,提高效率和准确性;②故障排除,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发出警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找到故障点,全面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方法,保证电力稳定运输;③减少电力消耗,自动化技术可以对运输途中的电器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节省电力能源;④提高安全性,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可以减少人工操作,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⑤降低管理成本,自动化系统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2配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馈线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配电系统中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的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定位、远程控制等功能,实现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维护。首先,馈线自动化技术具有状态监测功能,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负载情况等参数,从而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其次,馈线自动化技术具有故障定位功能,通过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可以在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故障点,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问题,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三,馈线自动化技术具有远程控制功能,通过远程控制电力设备,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包括对电力设备的开关、调节、保护等操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其四,馈线自动化技术具有数据采集功能,通过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负载情况等参数,为配电系统的优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馈线自动化技术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

2.2配电管理系统技术

配电管理系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电力调度、电力分配、电力计量、故障定位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具体来说,配电管理系统技术可以应用以下方面:①电力调度,通过电力调度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生产的计划、调度和监控,包括对电力生产设备的状态监测、调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②电力分配,通过电力分配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用户的用电分配和管理,包括对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计量、电费结算等,从而提高电力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③电力计量,通过电力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手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进行精确测量和统计,包括电表读数的记录、用电量的统计和分析等,从而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④故障定位,通过故障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定位和排除,包括对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修复等,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总之,配电管理系统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配电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配电管理系统技术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

2.3负荷控制系统技术

负荷控制系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对电力用户用电负荷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技术,它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用电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负荷控制系统用于用电量监测,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用户的用电量,包括电表读数的采集、用电量的统计和分析等,从而了解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为用电管理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用于用电控制,可以对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时间、用电量等进行限制和调整,从而控制电力用户的用电负荷,提高配电系统的用电效率和安全性;用于用电管理,可以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管理,包括用电量的统计、电费结算等,从而提高用电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管理成本。

2.4智能保护技术

智能保护技术是配电系统的一种保护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对配电系统中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定位、远程控制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如智能保护技术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漏电保护等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发生的频次。结合状态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运维管理人员可快速定位故障发生的点位,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并且该技术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对电力设备的开关、调节、保护装置进行操作,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3智能配电网中自动化水平提升对策

3.1远程调控和故障区分离

故障一旦出现除了解决以外,还需设置相应的预防性措施,馈线自动化系统便具有此种功能,除可及时跟进消除故障,还可控制远程系统,并将故障区域分离开,这样具有预防隐患的作用。通常情况,设置电路系统与设置自动化开关相似,这些开关能够及时作出启停操作,防止突发故障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然而自动重合闸的精准性较低,较易形成问题,但是馈线自动化系统与自动重合闸的合理搭配,将会取得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整体工作效率。馈线自动化功能属于补充性功能,当变电站发生故障导致停电时,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到故障,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以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这种自动切换的效率较高,可以迅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3.2故障位置的确定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故障定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监控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系统可以自动诊断和定位故障,并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信息,减少了人工排查的时间和成本。此外,故障定位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模型的分析,系统可以预测潜在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预警和建议,帮助运维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

4结语

总体来说,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保证电路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其具备故障定位、远程调控和故障区分离、提升电能供应质量、配网和调度的自动化保护、电气电路的优质管理等功能。通过现代化技术的介入,除可满足电网用户用电需求,提升供电精准性、科学性和可靠性,还可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用电服务和配网管理,并同时为城乡输送安全的电力资源,促进电力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威.企业供电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7):254

[2]李慧颖.供电企业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J].科技风,2019(3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