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视域下的生态屏障保护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视域下的生态屏障保护探讨

拉穷

广东省龙眼洞林场  广东广州  510520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态屏障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生态屏障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新时期,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构建起良好的生态屏障,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视域下的生态屏障保护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有害生物;意义;生态屏障;生态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也提上议程。只有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才能有效提升生态屏障保护水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视域下的生态屏障保护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1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意义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于调节我国生态环境平衡、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林业有害生物是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这也意味着要想保证林业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我国要想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我国生态屏障。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对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认真分析,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2 我国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屏障建设与有害生物防治脱节

生态屏障建设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则是为了防止生态屏障受到破坏。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屏障造成了影响。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布不均现象[2]。同时,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森林中的害虫和植物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而且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林业有害生物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为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繁殖和生长的空间,从而使其能够不断发生。

2.2 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工作难以到位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在某些地区甚至存在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而这些区域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某些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可能会在不同的地区之间传播、扩散,从而使林业有害生物的蔓延速度加快,甚至是传播范围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一些新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不断地出现,这就导致了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工作承载较大压力[3]。此外,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工作缺乏重视,这就导致在某些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这不仅会使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而且还会对生态屏障造成严重的破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存在一定问题

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林产品、繁殖材料的运输潜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新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为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危害性随之增大。目前在有害生物防治监测中也存在对“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认识不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渐进性与隐蔽性导致重视程度不足,专业技术力量配备不足。预警测报体系不完善,偏远地区发生病虫害只能依靠群众发现报告,至部门调查时,已呈中重度或错过最佳防治“窗口期”。在监测管理中存在着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管理体系不当等情况,造成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发生区域性虫害威胁,防治、测报、检疫等工作无法实现全面协调,森林防护体系有待强化。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视域下的生态屏障保护措施

3.1 坚定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全局保护

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息息相关,必须坚持一盘棋的管控思路,进行科学谋划与布局。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应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动生态屏障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4],从而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一手抓,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

3.2 注重有害生物检疫,提升检疫质量

在当前背景下要重点抓林业有害生物检疫,促进检疫御灾能力提升。有序开展林业检疫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检疫员工作服务水平。工作下沉,切实开展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二次复检等检疫工作,做到检疫性有害生物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加强检疫执法,不定期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检疫违法行为。开展好外来有害生物普查,掌握全市林业外来物种现状,科学开展处置工作,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例如针对地方有害生物检疫工作现状,联合多部门开展“病疫木管控及林木种苗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护松行动”“植物检疫执法检查”,重点对木材加工经营场所、种苗繁育基地、木材集散地等进行调查,及时发现病疫木及违法调运、生产苗木等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3.3 加强有害生物监测,坚持技术赋能

科学全面开展监测调查,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特性,建立市、县、乡三级测报点监测预报系统,科学组织开展人工调查,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情况。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集无人机、远程监测系统、人工作业等三位一体的天、空、地监测系统,提升监测能力。及时上报监测预报信息[5],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结果,结合气候、林木生长等因素综合分析,评估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及时上报监测预报信息。严格执行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虫情,尤其是重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此外,各地区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中应坚持技术赋能,如引入飞防航空喷雾专业监理服务云平台及飞机机载监测计量装备等航空作业监理技术手段,对飞防作业进行地面、空中全程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和实时督导,发现漏喷、漏防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开展补防工作,确保飞防质量和防治效果。

4 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是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现代化建设,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琪. 浅谈无公害粘虫胶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J]. 花木盆景, 2023, (11): 105-107.

[2]薄永琳. 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探讨 [J]. 山西林业, 2023, (05): 54-55.

[3]范文杰,曹晓波,张红岩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J].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3 (10): 4-6.

[4]武建玲.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N]. 郑州日报, 2022-03-02 (002).

[5]胡金水.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之我见——以句容市生态绿化为例 [J]. 现代园艺, 2021, 44 (05): 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