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早期信号与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慢性肾衰竭的早期信号与预防

黄映雨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肾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发生在肾脏的严重疾病,患者得了肾衰竭后,肾脏功能会逐渐恶化,直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肾衰竭有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两种,临床常见的以慢性肾衰竭为主。慢性肾衰竭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症状,常见的有水肿、少尿、酸中毒、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慢性肾衰竭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发现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如尿毒症等。因此,必须重视对慢性肾衰竭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才能避免疾病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那么慢性肾衰竭早期的信号有哪些呢?怎样做才能做好慢行肾衰竭的预防?患者患上慢性肾衰竭后,应如何应对呢?下文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1肾衰竭前期症状

临床将肾功能损害病史超过三个月的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原因都可能对肾脏产生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不良用药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会导致肾功能结构或是功能出现障碍。由于慢行肾衰竭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其早期的诊断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部分患者甚至在损失了90%的肾功能后,才出现相关的症状。一直以来,慢行肾衰竭都存在“三低”的现象,三低的意思是社会知晓率低、防治率低、慢行肾衰竭伴发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低。因此,必须重视慢性肾衰竭早期症状的识别和诊断。

1.1 1.水肿

慢行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会导致患者体内水钠潴留,形成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面部和眼睑,晨起较为明显,运动之后水肿可以得到缓解。另外,慢行肾衰竭患者可能存在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管里面的水不能有效地流到血管内,而是向血管外流出,引起水肿。

1.1.2尿异常

尿异常包括尿量异常和尿性质异常。对一个成年人而言,每天的正常尿量应在1000到2000 ml之间,成年人全天的尿量少于400 ml称为少尿,少于100 ml称为无尿,全天尿量超过2500 ml称多尿。健康人群如果突然出现夜尿量和次数增多的情况,需要警惕慢性肾衰竭。尿液性质中的尿蛋白是慢性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尿检发现有持续性的蛋白尿,表示可能存在肾损伤,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如果发现尿液的颜色呈现出浓茶水或酱油色,表示尿里可能存在红细胞,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血尿,一般不会出现疼痛或其他症状。血尿通常是间歇性的,发生一段时间后会自行停止,然后反复多次发作。

1.1.3消化系统的症状

如果患者长期存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有口气等症状,可能是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是肾脏的疾病,需要仔细辨别,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1.1.4呼吸系统的症状

如果患者日常呼吸出现呼出的气体有异味、呼吸困难、咯血、咳痰等症状,可能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也可能是肾脏的疾病,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1.1.5皮肤方面的症状

当人体的肾功能受到损害时,通常会出皮肤瘙痒、干燥、伴有鱼鳞病样脱屑等症状。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瘙痒的局部皮肤通常没有皮炎或湿疹,使用止痒药物后,治疗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则表现出皮肤苍白或灰黄、弹性差等症状。需要仔细甄别,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皮肤症状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肾炎患者较少出现皮肤症状。

1.1.6血液方面的疾病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或面色苍白等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一些贫血方面的症状时,需要引起注意,在排除了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后,需要进行肾功能的检查。

1.1.7腰疼

慢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肾脏体积增大、肾脏感染、肾结石、肾积水、肾囊肿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腰疼的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超过50%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会出现腰痛的现象。

1.1.8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慢性肾衰竭常伴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的疾病,需要到医院检查诊断。

1.1.9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症状,也是导致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肾脏承担着排钠、排水的作用,当患者的肾功受损时,体内会出现钠和水的滞留,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大部分慢性肾衰竭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凝血功能变差,导致鼻子或牙龈出血的情况。因此,如果一些没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年轻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升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特别是肾功能的检查。

2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分期

2.1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第一,肾脏自身出现了病变,这个原因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占比达70%左右。常见的肾脏自身的病变有肾病综合症、肾结石、肾囊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第二,患者身体出现了严重的感染,诱发了慢性肾衰竭,如败血症等。第三,药物原因引发的慢性肾衰竭,部分药物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如止痛片中含有的非那西丁等。此外,一些药物使用不当,药物的毒性会也会蓄积在肾脏,时间长了就会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慢性肾衰竭。第四,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或是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会导致血管硬化,损伤肾脏。第五,尿道疾病,如果患者有尿道炎、尿结石或是前列腺肿大等疾病,会导致排尿不畅或是尿液反流到肾脏,损伤肾脏,引发肾积水或是肾衰竭。

2.2慢性肾衰竭分期

慢性肾衰竭的病情发展较为缓慢,从早期出现到晚期,可能要经历数年或是数十年。临床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慢性肾衰竭分为四个发展时期。1期: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检查可以发现血尿素氮和肌酐正常、体内代谢平衡。2期:患者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增多或是贫血等症状,检查可以发现血尿素氮和肌酐出现轻微的升高。3期: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等症状,患者已经处于肾功能衰竭期,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4期是尿毒症末期,患者出血了全身性的系统症状,酸中毒明显,患者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3慢性肾衰竭如何预防

3.1均衡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慢性肾衰竭起着重要作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营养均衡,尽量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高嘌呤的饮食习惯。平时需要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和充足的维生素。

3.2重视血糖和血压,高血压和高血压会损伤肾脏的功能。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要重视血糖和血压,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使之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如果出现了高血压或是高血糖,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3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不要熬夜,每天都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

3.4合理使用药物。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服用一些自行购买的药物。在用药治疗期间,不要随意更改剂量和服用的疗程。尽量避免使用一些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物。

3.5定期检查肾功能。定期到医院检查肾功能是早期发生肾脏问题的重要手段。检查如果发生有肾功能异常,应尽快做进一步的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3.6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抽烟喝酒,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

4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4.1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

早期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重点治疗原发病,如果是其它疾病引发的慢性肾衰竭,应积极治疗引发慢性肾衰竭的疾病,这样可以控制慢性肾衰竭的发展。例如如果是高血压、红斑狼疮等引起的慢性肾衰竭,治疗应先控制好血压和红斑狼疮的症状。第二,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治疗,慢性肾衰竭常伴有营养不良的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必要时需要给患者补充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第三,改善贫血的症状,严格控制血压。第四,对于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身体感染的患者,需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控制感染。

4.2 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

对于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使用透析疗法或是肾移植,对于一些出现尿路梗阻等其它症状的患者,必要时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