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欧式健走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基于北欧式健走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研究

王丽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在永久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1220227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AB两个病区)收治的永久性房颤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A病区和对照组(B病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和干预3个月后心肺功能的比较试验组的6MWT的步行距离(476.25±56.78VO2max28.11±5.3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MWT步行距离(395.54±55.91)和VO2max(21.76±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28,P<0.001;Z=-4.348,P<0.001)结论基于北欧式健走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方案能改善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心肺功能

关键词房颤;北欧式健走;心脏康复

基金项目: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科研项目(2021HYB004)

在我国人群中,年龄超过75岁的人群,其房颤发病率高达2.35%,在所有患者中,年龄超过80岁的达到33%。另外,发病人群有着年轻化趋势,其中年龄超过35岁的人群发病达已经达到0.71%[1-2]。永久性房颤(permanentatrialfibrillation,PAF)是指房颤在没有进一步尝试转换的情况下被接受,或者这些尝试被证明是不成功或短暂的。房颤的治疗重点是重新建立和维持窦性心律(所谓的心律控制),并保护患者免受血栓栓塞症并发症的影响[3-4]基于北欧式健走的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方案是标准心脏康复护理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案,本文旨在探讨该方案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12202207月期间连续收治入院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AB病区)的永久性房颤的患者80例,将纳入的患者按照连续收治纳入研究的顺序进行编号,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A病区)和对照组(B病区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院内与院外两部分。试验组采用基于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实施干预,包括院内与院外两部分

将具体的心脏康复方案通过图片和视频以及真人演示的方式展示给两组患者,共干预3个月,干预过程中有家属陪同,运动过程中,患者若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呼吸困难或肢体活动不适等,则应立即停止运动。根据Borg评分及患者反馈动态调整运动方案,如Borg评分小于11分则每次运动时间在原基础上增加5分钟,如Borg评分大于13分则每次运动时间在原基础上减少5分钟。

2 结果

在基线时,两组患者6MWT和VO2max未见明显差异(Z=-0.043,P=0.96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6MWT的步行距离为(476.25±56.78),VO2max为(28.11±5.37),均大于基线时(388.76±47.34)和(19.11±4.65);对照组6MWT的步行距离为(395.54±55.91),VO2max为(21.76±6.02),均大于基线时(388.45±47.41和(18.89±4.83)且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953,P=0.001;Z=5.167,P=0.001);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6MWT、VO2max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28,P<0.001;Z=-4.348,P<0.001),见表1

1两组患者基线和干预3个月后心肺功能情况的比[x±s,m]

结局指标组别

基线

干预3个月后

Z

P

试验组(n=40)

388.76±47.34

476.25±56.78

4.953

0.001

对照组(n=40)

6MWT

388.45±47.41

395.54±55.91

0.394

0.726

Z

-0.043

-0.028

P

0.965

0.001

试验组(n=40)

19.11±4.65

28.11±5.37

5.167

0.001

对照组(n=40)

VO2max

18.89±4.83

21.76±6.02

2.027

0.043

Z

-0.174

-4.348

P

0.862

0.001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显示,以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组治疗后患者的最大摄氧量和6分钟步行试验的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提高,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得分,提示以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组的提高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8,P<0.001;Z=-4.348,P<0.001采用北欧式健走为主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更为有效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提升,帮助他们在行走方面取得更长的距离并增加最大摄氧量。两组患者基线时心肌耗氧量未见明显差异,干预

3个月后,试验组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肌耗氧量为(31.16±1.29),对照组的心肌耗氧量为(33.64±1.27),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567P0.001)。在对两组护理后的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后,结果是以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1P=0.001),说明以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

4小结

目前与永久性房颤患者心脏康复的最佳运动模式相关的研究仍较少,故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北欧式健走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以期能够探索出一种适用于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今后可在其他医疗机构推广该方案,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进一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峰,胡大一,沈珠军,方全.2014年美国心房颤动管理治疗指南概要[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9-16.

[2]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3]李姗姗.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02):94-96.

[4]李苗苗,钟清玲,喻思思等.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8):1043-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