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徐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湖北麻城438300

【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尿道损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评分为88.43±0.54、2.32±0.61、6.56±1.24,优于对照组83.54±0.87、3.54±0.44、8.27±1.4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在生活饮食、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社会生活评分为88.12±0.32、89.58±0.58、88.75±0.65、89.19±0.23,优于对照组80.71±0.54、81.65±0.62、82.57±0.57、80.7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尿道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尿道损伤属于现阶段泌尿系统损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通常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患者的尿道,使得患者的尿道组织出现损伤,当患者在出现尿道损伤之后,会出现尿道外口滴血、会阴部位血肿、生殖器区域疼痛、排尿困难、尿潴留,严重者尤其是对于骨盆骨折后出现的尿道损伤,往往会大量出血,引发失血性休克等相关的问题,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例如感染、尿道狭窄、尿失禁等等[1]。在患者治疗干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干预的方法,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围手术期间需要全面做好对应的护理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尿道损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5例,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1岁至65岁(平均43.5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岁至66岁(平均42.12岁);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尿道损伤、患者病情可控、符合手术治疗标准。排除标准:患者患有严重尿道感染、患有急性传染病、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监测尿道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患者对应的基础检查,告知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完成手术,并做好术后的监测,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

观察组:

(1)术前教育

在尿道损伤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手术之前,全面做好对应的术前教育工作活动。由于尿道损伤患者会由于疾病症状的影响,出现血尿、排尿困难等问题,患者负面情绪严重,需及时做好对应的心理护理工作措施,结合患者的认知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向患者讲解,有关于尿道损伤方面的知识,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确定患者具体尿道损伤的部位,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对应的护理活动。

(2)尿管护理

术后全面做好患者的尿管护理干预工作活动,由于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需及时做好对应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患者出现尿道感染等问题。妥善固定尿管,避免出现尿管脱落情况的发生,每周为患者更换及尿袋,在更换之前,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实施各项操作活动,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确保患者尿管通畅,做好尿管的冲洗[3]

(3)疼痛护理

部分患者在术后疼痛问题较为严重,需全面做好对应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结合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疼痛性质和特点详细的展开记录。若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则可以指导患者通过采用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及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患者出现心理焦虑紧张,同时告知患者疼痛属于正常的问题之一,经过逐渐恢复后会实现好转。若患者疼痛程度严重,则需要严格遵医嘱对患者服用药物进行镇痛,在患者服用药物后,及时进行观测,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

1.3评价标准

(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症状改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饮食、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社会生活

1.4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在症状改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评分为88.43±0.54、2.32±0.61、6.56±1.24,优于对照组83.54±0.87、3.54±0.44、8.27±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症状改善

疼痛评分

住院时间

观察组

35

88.43±0.54

2.32±0.61

6.56±1.24

对照组

35

83.54±0.87 

3.54±0.44

8.27±1.44

T

6.5895

3.6743

5.4896

P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在生活饮食、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社会生活评分为88.12±0.32、89.58±0.58、88.75±0.65、89.19±0.23,优于对照组80.71±0.54、81.65±0.62、82.57±0.57、80.7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例数

生活饮食

精神状态

行动能力

社会生活

观察组

35

88.12±0.32

89.58±0.58

88.75±0.65

89.19±0.23

对照组

35

80.71±0.54 

81.65±0.62

82.57±0.57

80.76±0.83

T

5.9542

6.5896

5.5466

3.8564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尿道损伤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尤其是对于盆腔骨折因素引起,男性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实施治疗与干预的过程中,利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活动,会导致患者尿道狭窄,严重者出现肾积水,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全面做好护理管理活动非常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尿道损伤患者来说,由于发病较为突然,但是是护理的过程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全方位的优化,利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保障护理效果。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评分为88.43±0.54、2.32±0.61、6.56±1.24,优于对照组83.54±0.87、3.54±0.44、8.27±1.4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在生活饮食、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社会生活评分为88.12±0.32、89.58±0.58、88.75±0.65、89.19±0.23,优于对照组80.71±0.54、81.65±0.62、82.57±0.57、80.76±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尿道损伤患者来说,在实施为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利用优质护理管理的办法,可以更好地优化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静. 留置尿管对尿道感染的影响与人文护理的评价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 36 (12): 194-195.

[2]唐慧.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心理观察及护理干预探讨 [J]. 心理月刊, 2020, 15 (22): 188-189.

[3]张琼予,申红梅,常艺艺.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留置导尿管病人尿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 27 (04): 135-136.

[4]周关存.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探讨 [J]. 名医, 2019, (09):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