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中小银行IT架构转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移动互联时代中小银行IT架构转型分析

李靖联

532926198209260992

摘要:现阶段,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到了移动互联时代之中,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愈发便利,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变化。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各大中小型银行需要直面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并立足于IT框架进行全面转型和突破,这样才能呈现出全新发展态势,更好的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当然在现实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所以需要中小型银行的领导人员和负责人员加大重视力度,摒弃原本架构不足之处,探索新的技术和发展方向,达到更为理想的发展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银行;IT架构转型

前言: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了对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全面满足,中小银行应加大力度拓展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应用最新的数字化转型技术,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其中,在中小银行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就是IT架构,所以就要以此为核心点,加大转型力度,立足于时代发展特点将全新的技术和系统应用其中,既可以达到预期发展成果。

一、中小银行IT架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IT架构缺乏统一规划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中小型银行把控好战略发展方向,立足于IT架构,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才能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在具体转型过程中,会受到自身信息技术不足因素的影响,导致在IT架构的规划严重不足。而且负责人员未能站在未来发展高度上,明确规划方向,导致整体规划严重缺乏统一性,存在较强随意性,所以无法促进中小型银行的统一管理和发展。

(二)“孤岛”应用多,数据共享困难

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中小银行都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在系统构建过程中,会以集成商或者是直接采购的方式,获取到对应的市场化产品。而选购进来的产品未能契合银行发展要求,不仅交互性严重不足,对应的资源也具备分散性特点,所以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共享和深化应用,导致出现严重的孤岛问题。在孤岛应用背景下,会让IT架构技术更加复杂化,内部的功能复用率也在不断降低,而且投入的管理成本也非常高,不利于中小银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三)系统可扩展性较差

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中小银行大部分的应用系统都是在传统集中式架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不论是云计算,还是分布式应用都处于最初级的起步阶段。对应的技术架构弹性扩展能力就大幅下降。而且在如今移动互联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小银行的移动业务更多,涉及到的访问量增加,所以在遇到高峰时期,往往无法及时应对和处理,导致数据存在严重差错,不利于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银行IT架构转型分析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金融领域,提出的创新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广大银行企业可以大规模建设和创新信息系统,确保该系统可以对各种灵活且复杂的产品设计进行满足,并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

(一)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弹性化基础架构

在如今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云计算技术已经成为核心发展基础和关键内容,也是当下各大中小银行实现全面IT架构全面转型的有利依据,可以促进中小银行内部系统的不断完善构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大规模的利用云计算技术,但是很多中小银行自身资金不足,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也缺乏先进性,所以很难将属于自身的私有云建立进来。这就需要中小银行立足于行业发展,整合行业云,达到理想的架构搭建和完善效果。针对基础资源方面需要中小银行将容器技术整合应用其中,让各种资源的应用率和灵活性全面提升。对于容器技术而言,可以立足于操作系统,将粒度更小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方式提供给中小银行企业,比传统的虚拟技术要更快。不仅如此,该技术还将镜像文件整合了进来,可以最大化屏蔽原本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差异问题,具备一次构建,随处运行的特点,为中小银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应用研发运营一体化,加快价值交付速度

在现实中,为了最大化的解决软件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职能部门协作效率低因素的影响,就需要摒弃传统发展思路,将研发运营一体化新理念整合进来,其主要就是通过流程和工具以及文化共同整合的方式,对研发和测试以及运维期间的协作关系进行全面改善,不仅如此,还可以让软件交付速度提升上来,并加快业务价值交付的可靠性。举例来讲,近些年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均先后作用了研发运营一体化模式,并进行了全面测评,使得产品交付频率大幅提升,达到了理想发展效果。对于各大中小银行而言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对研发运营一体化模式进行充分借鉴和应用,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银行自身的特点保证应用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功效,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

具体而言,中小银行可以从以下思路角度进行全面应用实践:首先,就是对流程中的瓶颈进行全面识别,然后结合当下的发展要求,将针对性的实施目标制定进来,对过往交付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其次,就是将自主性较高且交付频率较高的项目优先选取进来,开展大规模试点工作,确保取得突出成就基础上,再大范围推广,更加保险;再次,就是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充分借鉴,然后结合自身成分投入情况选择性的应用研发运营一体化模式相关工具。还要对微服务和容器技术进行尽可能的应用,确保部署复杂度大幅降低;最后,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建设信任文化,达到理想的可持续实施效果。

(三)基于中台技术提升共享复用能力

所谓中台,本质上来讲就是指企业级别的能力和复用平台。从中小银行未来发展高度出发,应认识到IT架构中的具体功能定位,而且中台本身可以划分为三方面内容,首先就是技术中台,其次就是业务中台,最后是技术中台。在现实中,中小银行存在孤岛式的系统相对较多,所以整体技术存在严重的异构问题,尤其是在中台建设方面难度非常大。所以在整个IT架构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建设进行重点关注。在中小银行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核心系统,还是客户信息系统等,都需要面向广大外部群体,所以就可以整合最为先进的ESB企业服务总线,对不同系统技术差异性进行全面屏蔽,并站在客户和资金以及定价等业务层面,对各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重新梳理,达到理想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效果。也只有在这样的转型背景下,才可以形成中小型银行的全新业务平台,并将该平台的服务价值最大化展现出来。

现阶段,对于大部分的中小银行而言,都将数据仓库系统和操作型数据储存系统构建了进来,既可以实现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整合,还能实现针对性数据提取,达到理想的运行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小型银行还应将分布式并行技术整合应用其中,构建全新的数据平台,这样就可以从第三方角度对各种数据进行提取并深层加工和分析,多方面的满足银行业务要求。中小银行到了后期发展阶段,就可以将大数据整个应用进来,将全新的具备可视化特点的数据报表平台构建进来,实现多种复杂数据的科学处理,达到理想转型发现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移动互联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突破传统发展局限,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银行方面应立足于IT架构进行重新转型和创新,将各种新技术整合应用进来,达到更为理想的发展效果。在实际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应明确当下IT架构的不足之处,并站在宏观高度上科学规划,还要借鉴大银行的发展经验,整合自身特点,不断针对性融合和创新,确保在短期阶段就能达到预期的共享和弹性可伸缩效果,呈现全新IT架构面貌,达到理想的数字化转型目标,为中小银行的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真正意义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思睿.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困境与策略                [J].国际商务财会,2021,(16):60-62+66.                                     

[2]朱锋.金融科技共享平台助推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J].中国金融电脑,2021,(10):25-28.                                     

[3]陈靖.《资管新规》下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资产端转型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