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冻干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生物制药冻干技术的应用

谢晓婷

哈尔滨格拉雷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冻干技术是一项比较通用的制药工艺,先经过冷冻使样品中的水分变为固态,然后再降压和加热使其升华,变为气态水蒸气后去除,以此来达到干燥的效果。在用于生物制药领域时,它能够保证药品长时间的活性,从而便于储存和运输,并且在干燥效率上也要比其他方法有优势。目前,冻干技术一般被用于制备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药品,及各种生物制剂,有时也被用于对细胞及组织的保存。文章将对技术的原理进行简要描述,并列举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生物制药;冻干技术;应用;制药领域

前言:生物制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并且在二十一世纪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在进行生物制药时,虽然采用的工艺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但适宜药品制备的环境才能够产出疗效达标的药品。同时,药品必须良好的保存,以防止其失效。所以一直以来,生物制药的保存问题都备受关注。将冻干技术用于其中,能够通过对药品的干燥处理,帮助药品的制备,并且能够延长保存的期限,从而促进生物制药的发展。

1.冻干技术概述

冻干技术,即冷冻干燥技术,作用是在半固态的状态下,将样品中的水分去除,达到类似于干燥的效果。其原理是基于两个物质变化过程,分别是冷冻、升华,首先是将水通过冷冻转化为固态,再经过升华转化为气态,然后将其从样品中去除。在实际操作中,要先对样品进行低温冷冻,使样品中变为固态,然后在低温、真空环境下,对样品进行降压,使样品保持固态的状态,而其中的水升华成水蒸气,达到干燥的目的。后续为了加大冻干效果,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当加热,加热的温度需要小于样品的熔点,直至冻干效果达到预期为止。该项技术比较适合用于对物质的提取、储存,因为其不会在冻干过程中失活或改变性质。

2.生物制药冻干技术应用优点

2.1保护样品的性质和活性

在生物制药中,冻干技术在在应用时,经过冷冻、降压过程的样品,其中的水分子基本维持在固态,并且由于是在真空状态下,在缺少氧气和水分的参与下,样品中不容易出现化学反应。如此一来,样品在冻干前后,其性质及活性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同时,整个冻干过程中,反应容器内的压力、温度都较低,一般压力在1.33pa以下,温度在-60℃以下,这种条件使样品不易因温度而出现损伤,保证了其稳定性。因此,冻干技术适合用来对物质进行保存,在生物制药领域中,这会被用来制备一些需要干燥保存的药品。

2.2干燥效率高

在冻干过程中,涵盖了制冷、降压、加热等过程,在温度、压力的作用下,借助冻结和升华的相互作用,将样品中的水去除来实现干燥。使用该技术,在容器足够大,且能够精确控制其中温度、压力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大量样品的均匀、彻底冻干。相较于别的干燥技术,冻干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干燥,在效率上有明显优势。在生物制药领域,这种优势对于药品的批量生产有很大帮助。同时,冻干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耗材问题,有助于控制成本。

2.3有助于长期保存性

该技术可以使样品脱水,并且制成粉末状,这便于对样品的长期保存。而且,干燥后的样品不需要冷藏,因为缺少水分,所以在室温下也不容易腐败和变质,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维持其良好的质量和活性。同时,如果将冻干后的样品置于密封容器当中,避免了空气和光线对其的侵害,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影响样品的因素。因此,冻干技术有利于进行样品的储存,这在制药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延长了药品的保质期,便于药品的运输和销售,解决了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失效问题。

3.生物制药冻干技术的具体应用

3.1血浆的冷冻干燥

人的血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酶和其它生物分子的重要生物药品。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利于长期保存和运输,所以可以将其冻干成固态的粉末状,然后就可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低蛋白血症等疾病中。同时,因为在冻干的过程中,去除了水分的同时,也去除了血浆当中的红细胞,只保留了原有的血浆成分,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所以在使用时无需检查病人的血型。血浆冻干主要是三个环节,先将血浆通过低温冻成固体,保护其中的重要物质不被破坏;然后用降压、升温等方式使水在气态下与血浆分离;最后通过药解析来去除残留的少量水分。在这个冻干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控制好初步冻结的速度,并且保证容器内的真空状态,这是为了避免血浆中的蛋白失活。如果速度控制不好,血浆中可能会出现冰晶,进而破坏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同时,真空性良好的前提下,水分能够更快地升华,缩短去除水分的时间。此外,在冻干技术应用的同时,需根据实际需要加入保护剂,其作用是防止在冻结和升华时蛋白质的结构变化。

3.2疫苗的冷冻干燥

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生物药品,因为其中存在活性物质,所以保存的条件比较苛刻,并且不利于运输。因此,如何在保证活性的前提下,使其能够便于长期储存,成为了疫苗制备的主要问题。借助于冷冻干燥技术,可以对疫苗进行充分脱水,将其转化为冻干粉末,这样不仅保证了其活性,还能使疫苗中发挥作用成分的性质不会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劣化,这样便于长期保存和运输,使疫苗始终都有较高的活性和有效性。在应用冻干技术时,与对血浆的冻干工艺相似,同样是先在低温下对疫苗溶液进行冷冻,使其中的水分转化为固态,然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彻底去除水分。在冻干和升华时,需要控制好温度,避免超出疫苗成分和其中水分的共晶点,并且真空度、容器压力等也要控制,这会影响水分脱离的速度和程度。经过冷冻干燥后的疫苗,也要做好密封储存,防止外部水蒸气进入其中。在采用该技术时,既要保证冻干工艺流程的严谨性,也要注意对疫苗有效性的验证,防止在制备、转化的过程中失效。

3.3细胞和组织的冷冻干燥

除了生物药品外,冷冻干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冻干保存。在临床上,在进行细胞和组织的制备与保存时,可以采用冷冻干燥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在脱水的情况下,保护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使其维持一定生物活性,这能够提升其存活率,当后续医疗工作中需要使用时,如需要移植细胞或组织时,能够提升成功率。在进行冻干时,重点在于避免细胞膜破裂,以及组织因为温度下降而出现坏死。为此,在降温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并且时刻观察细胞的活性,以防在冻干时出现死亡或变性。在需要使用这些冻干的细胞或组织时,需要对其进行复水处理,将其浸入到溶液当中,恢复原本的生理状态。

结语:生物制药在医疗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只有提升制药的质量及效率,才能够促进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降低医疗的成本。目前来看,将冻干技术用于生物制药中,能够通过冷冻、加热、解析等环节,使药品中的水分经过凝固、升华变为气态并被去除,以此来达到干燥脱水的效果,并且不会污染药品及产生杂质。通过冻干,保留了药品的良好生物活性,使其更加容易保存,方便了生产和运输,也降低了制药的成本。可见,冻干技术对于生物制药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仲艺.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1):193-194.

[2]夏雪倩.浅谈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21(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