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设备的状态检修流程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变电运行设备的状态检修流程优化探讨

肖龙军  魏跃  刘丽丽

吉林油田新能源有限公司 吉林松原 138000

摘 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设备状态检修已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检修牵涉的内容比较多,为了加速状态检修的全面推广,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并确定阶段性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分步开展检修流程优化,以及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提高变电检修工作效率,缩短设备停电时间,增强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检修;优化探讨

做好状态检修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全面排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隐患,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一、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检修注意事项

(一)注重设备初始状态

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对其进行全面、严谨的管理至关重要。这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环节。首先,设计环节是设备成功运行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接下来是订货环节,这一阶段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并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标准。施工环节是设备投入运行的关键过程。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关注设备安装的规范性、安全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此外,还需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以备后续的验收和维护工作。设备投入运行后,状态检修成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状态检修不仅仅是关注检修环节,更要关注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这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检修、故障排除等。通过这些环节,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防止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统计

设备状态统计能够实时反馈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检修工作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设备状态的统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设备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应用新技术进行设备监测和试验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监测技术不断涌现,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这些新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然而,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开发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解决技术难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这意味着,在线监测技术的成熟和完善需要时间去解决和优化。目前,尽管在线监测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在线监测技术尚不够成熟,无法完全满足状态检修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在线监测技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发出更加成熟、完善的在线监测技术。例如,可以进一步优化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技术,提高其监测精度,以更好地服务于状态检修工作。

二、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无疑对电网,尤其是农村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在提升电能质量的同时,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以此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在电力设备检修方面,我国县级供电企业主要采用定期检修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但同时也导致了工作量的增加。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度的工作量可能会降低检修质量,甚至增加工作时间。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也增加了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检修质量的降低和成本的增加,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构成了潜在威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既能够保证检修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优化检修流程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可以实现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可以采用预防性检修取代定期检修,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和运行数据,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和内容,避免过度检修和重复劳动。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监测和诊断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这样既能提高检修的准确性,又能降低检修的频率和成本。

三、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流程优化的内容与方法

(一)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流程优化内容

检修流程优化是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检修流程优化不仅仅是梳理检修工作过程,而是对整个与检修工作有关的工作进行统一分析,从而实现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检修流程优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检修计划的制定与审核、停电申请与审批、停送电操作、检修工作的准备、设备检修过程等。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保证检修质量,是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的关键。通过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可以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降低故障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在检修流程优化中,缩短整体工作时间是一项重要目标。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检修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停电时间,降低对用户的影响,提高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检修流程的优化还可以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检修成本。为了确保检修流程优化的持续有效性,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检修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检修流程。同时,随着电力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检修流程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状态检修流程优化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网络图来表达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和安全及其组成的各项工序之间的制约关系。网络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通过箭头表示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关系,使得项目的各项任务变得一目了然。在网络计划技术中,通过计算各项工序的时间参数,可以找出关键性路线。关键性路线是指项目中影响总工期最大的一条路线,它上的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延期。找出关键性路线有助于管理者对全局工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基于对项目整体进度的了解,管理者可以制定任务进展的日程计划。这个计划考虑了各项工序的时间制约关系,工期、资源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工期短、资源优化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项目团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作效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网络计划技术提供了信息反馈机制。这使得项目经理能够对各项活动的进度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以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一旦发现偏差,就可以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回到正轨。

结语

总之,加速状态检修的全面推广,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入手,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工作思路,确定阶段性目标。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为供电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稳定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阎肃.变电运行设备状态检修流程优化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 (13) :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