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保管专业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航材保管专业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教学策略探究

刘旭宁 陈鹏 尹浩丞 丛林 袁搏

   91206部队   266109

【摘要】:航材保管专业主要培养对象为飞机库房保管员,具有比较鲜明的任职教育特色。本文根据《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性质与地位,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设计五个方面对航材保管专业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温湿度 任务驱动式教学  理实一体化

从往期教学情况来看,航材保管专业《仓储作业管理》课程中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知识内容较为繁多,理论知识同岗位技能的契合度不高,学员们大多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难以独立完成库房温湿度控制任务,而只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又难以调动学员们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开展航材保管专业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教学策略探究势在必行。

一、教学对象分析

在课前通过对航材保管专业学员开展座谈及问卷调查,收集分析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发现学员们大多具有一个优势和两个劣势。学员们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能够按照教员在课堂上提出的要求去学习或进行操作,但是在教员并未提出要求或者让学员自主思考问题时,学员们往往会不知所措,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主学习热情不高。除此之外,在组训环节,学员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还有待提高,在实训或者实验中遇到问题时,也往往不会主动去同教员或其他学员进行沟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和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员为主导的授课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学员们已经习惯适应了教员讲学员听,教员做学员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的教学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以学员为主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提升学员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1.能够准确完整地复述温湿度的定义。2.能够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准确预测温湿度的变化趋势。3.能够根据不同库房的温湿度情况,拣选正确的库用温湿度控制设备。

(二)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库房温湿度曲线的绘制。2.能根据不同库房的具体情况进行温湿度调节工作。

(三)态度目标:1.结合课堂上未按照规范进行温湿度控制导致发生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的相关案例,树立学员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与岗位责任感。

在教学目标设计环节,我们主要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从基层库房保管员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库房温湿度模块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用“准确完整地复述”、“独立完成特定工作”等具体要求,确保教学目标清晰可测。

三、教学准备

教员准备:库用温湿度计、库房温湿度曲线图、学员花名册、多媒体课件、教员评议记录、教员版习题册。

学员准备:《仓库设备》教材、个人学习用品、库房温湿度记录表、工作日志、过程性实时记录、学员个人评价表、小组互评表。

在教学准备环节,既要考虑为完成教学内容讲授而准备的教具,还要对能够实时监测学员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过程性实时记录、各类过程性评价表格进行准备,以便从个人、小组、教员三个维度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

四、教学方法设计

在往期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课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员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随后进行示范操作,学员根据教员的示范动作逐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从理论和实作两个角度让学员理解掌握课堂内容,但实际上只是单纯将理论和实作内容生硬地堆叠在课堂之中,并未真正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在教学方法设计时,我们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的课堂教学中,将原有的理论讲授环节拆分融入进实作教学中,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强调学员的主体地位

郭绍青教授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富有趣味性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教员通过介绍在基层工作中库房保管员因库房温湿度控制失当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并造成经济损失的典型案例,设问引发学员思考并要求学员按照前期既定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式并制定解决方案。考虑学员在认知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课前教员应当认真分析课前学情调查数据,合理分组使各组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便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二)教员讲授环节后置,实现理论实作环节充分融合

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现以学员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非意味着教员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失去对课堂的控制权,在学员进行实作时,也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在实作环节结束后,学员们依旧对本节课程存在诸多疑问,这时就需要教员发挥作用,针对学员们的知识误区与盲点进行讲解,帮助解答学员们在课堂中的疑惑。也正因如此,虽然我们在库房温湿度控制模块采用任务式驱动法开展教学,但我们依然设置了理论授课环节,只不过通过理论授课环节后置的方式,让学员们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能够充分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员也不必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理论知识的讲解会更加具有侧重性,更好对接学员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教员有更多时间去观测每名学员的学习情况加以记录,更好地实现《仓储作业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的推行。

五、教学环节设计

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我们结合仓库温湿度控制课程教学内容,将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为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实作、理论讲授和总结讲评五个环节,接下来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一)个人自主学习

教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某基层航材仓库因湿度控制不当导致关键航材出现霉变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典型案例,之后教员进行提问:“在刚才我们观看的典型案例中,库房保管员存在哪些操作失当行为?”“如果你是该库房的保管员,当上述问题出现后,你会怎么做?”。设问引发思考的同时,鼓励学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多维度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小组合作探究

学员们按照课前教员安排,每6人分为一组,选定一人作为小组组长开展合作探究。首先就刚才教员所展示的典型案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出问题制定初步解决方案,之后教员组织各组进行汇报,通过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员评议三方评价的方式,从任务方案要素是否齐全,是否能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任务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对任务方案进行评价,为接下来的任务实作环节做好准备。

(三)任务实作

在任务实作环节,各小组按照其制定任务方案任务实作,同时指派专人对任务完成时间、任务完成情况、最终库房温湿度等任务数据进行记录。此外,对于任务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情况,也应及时记录,以便在接下来的理论讲授环节进行讨论。

(四)理论讲授

在理论讲授环节,教员主要有侧重地结合学员在任务实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学员们普遍存在的知识误区进行讲解,帮助学员将课堂内容进行串联,形成固定知识体系并深化认知记忆。

(五)总结讲评

教员快速回顾知识和技能,回顾温湿度的相关概念; 湿度的分类; 温湿的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设备选择,突出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印象。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两种温标进行换算,并标注第一节实践课程中特别知识点的温湿度干扰因素表。[2]对本节课学员的课堂表现进行讲评,表扬先进,必要时也可对课堂表现不佳的学员提供帮助,利用课下时间开展补差训练。

六、结语

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库房温湿度控制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采用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核心方法并将理论讲授环节后置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效率,为同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促进工学类课程教学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资源库[M].兰州: 甘肃音像出版社,2006.

[2]袁斌.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温湿度知识模块教学改革的探索[A].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09): 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