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

徐飞    郝峰  王冬雷  韩阳  苏正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创新型发展的趋势,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筑工艺形式得以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应强化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质量通病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需要根据项目地面粗糙度、设防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等参数,得出特征周期,用于抗震性能计算分析。考虑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结构模态分析,验证结构的抗扭转能力。使用SATWE软件进行结构模态分析,提取前9阶振型,计算周期比(Tt/T1),检验结构的抗扭转能力,确保其满足规范要求。分析基本自振周期,确保结构刚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高阶振型较小,且高阶振型概率较小,则说明结构利于抗震。在超高装配率项目中,在预制阳台、悬挑装饰板和沉箱等构件中布置应变片。选择悬挑板,监测其在各施工阶段的应变-时间曲线。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分析钢筋应变的变化情况,确保混凝土浇筑不影响钢筋性能。在吊装阶段,需要考虑力的传递、工人活动和材料堆积等因素对悬挑板受力的影响。检测不同阶段的应变值波动,包括施工高峰期、模板搭设及装饰柱安装等。如果悬挑板在各阶段的应变值均在钢筋弹性变化范围内,则可说明结构受力安全。应特别关注装饰柱安装阶段的悬挑板应变。在超高装配率项目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通过激光扫描,生成不同施工阶段的结构点云数据。对同一位置的点云数据进行比对,实现纠偏拟合,获得构件的变形偏差数据。清理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表面的油污、浮灰、粘贴物及木屑等杂物。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前,使用定位控制钢板辅助钢筋定位。吊装前校核墙板的定位钢筋位置,吊装时采用模数化吊装梁,合理选择起吊点,以保证墙板吊装准确。在墙板下降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手扶以控制方向,确保墙板平稳就位。使用反光镜进行钢筋与套筒对位,使墙板底部套筒位置准确。将墙板的斜支撑杆与螺栓连接件连接,并进行初调,保证墙板大致竖直。使用塞缝料填塞缝隙,使墙板与楼面间的密实连接。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

2.1普遍的预制组件裂缝问题

在构建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类构件在形成、长途搬运及工地组装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瑕疵,尤其是在涉及力学性能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管井或特殊开口位置设置的异形叠合板,其天然构造特性使得豁口区域缺乏强化设计,在反复吊装过程中,极易引发局部承载力失衡,进而产生裂缝。叠合板堆放高度超出规范限制,板块之间垫木放置不当(如中心偏离)、异形边缘无适当支撑,以及在装卸车过程中采用多片同步起吊的做法,都可能成为促使脆弱部位裂纹产生的因素。

2.2预制构件在连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至于构件间的连接问题,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步骤,任何连接节点的不到位均会对整体安装稳定性构成威胁。具体表现为:预埋于阳台墙与阳台板之间的连接组件,通过预先钻孔和后续坡口焊接来实现,然而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预埋误差或操作偏差可能导致上下构件间预埋件微小错位,使得连接板无法精准嵌入螺丝孔,不得不扩大孔径以适应,此举无疑降低了连接的原始强度。此外,预埋连接板在浇筑混凝土阶段易被混凝土溢出物污染,如未能及时清洁处理,导致在焊接连接前需逐一进行清除作业,这无疑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施工周期。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1控制构件生产质量

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制定和推广相关标准。标准应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通用图集、通用构件、标准模数以及标准户型等。这些标准有助于规范设计、生产和施工等环节,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应用。统一的质量标准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明确的指导。在质量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所有项目可以在同一基准下进行施工,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钢筋与现场施工钢筋空洞的对位问题。为增强钢筋的纵向整体性,可以在满足建筑强度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或扩大孔洞。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准确性,减少错误构件的产生。在预制构件的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装配施工进度进行浆料的生产和配置。特别是在夏季,由于高温可能会对浆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按照“少量、勤拌”的原则,根据实际使用量配置浆料,以确保浆料的性能和质量。

3.2构件裂缝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各种结构组件的裂缝问题,深入探究其裂纹的根本原因,这可能源于设计上的不足,致使组件的抗裂性能不足,或者由于吊装和堆放操作不当,造成了受力不均匀,从而引发挠曲变形和裂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叠合板和特殊形状阳台板等易受力弱点的部位进行设计修改,增设抗裂钢筋以强化局部承压能力。同时,与设计部门协商,对跨度较大的水平构件采取更有效的抗裂策略,防止因跨度过大而发生断裂,从而有效地维护水平构件的安全性。另外,要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构件制造商遵守高温养护时间,保证产品出厂时的强度。此外,运输过程中应加强保护措施,如做好减震工作,墙体运输时在底部加装硬橡胶垫,水平构件运输则需确保棱角有橡胶垫防护。出厂构件采用捆扎带固定代替钢丝绳,减少硬性接触,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震动造成组件局部裂纹。

3.3合理选择构件连接方式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是一项关键技术,节点连接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在预制构件的设计和安装阶段,工程师必须经过仔细考虑,合理选择节点连接方式。构件连接方式包括干式连接和湿式连接:干式连接是一种通过栓焊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式。以这种方式连接的结构紧密而牢固,达到建筑所需的抗震性能和柔性,具备与传统现浇结构相媲美的承载力和刚度。因此,干式连接在钢框架结构中应用广泛,但在我国的实际工程中使用较少。湿式连接则是另一种常见的预制构件连接方式,通常包括2个关键步骤,先通过连接件将预制构件之间的钢筋连接起来,再通过浇筑混凝土将2个构件牢固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能够使节点处达到如同现浇结构的连接效果,提高整体结构的一体性。在灌浆套筒或浆锚连接中,预制构件的钢筋插入专用的套筒或锚具内,通过施加压力将灌浆材料注入套筒,使钢筋与套筒或锚具之间的空隙充满灌浆材料,从而实现构件的牢固连接。湿式连接不仅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还表现出良好的防水性能,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结构要求、施工条件和经济性等,合理选择构件连接方式,满足项目需求。

结论

科技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取得了阶段性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创新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松,张海龙,廖聪,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后灌浆施工可行性研究及应用技术[J].建筑施工,2022,44(08):1843-1846.

[2]王佩佩.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2(08):118-120.

[3]周治勺.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22(0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