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张百吉

(白河林业局规划设计处 133613)

  摘要:园林绿化是净化和美化城市容貌、生态与生活环境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园林的绿化事业已发展成社会各界的焦点,生活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大众的关注话题,其中,促进园林环境绿化改善的核心便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化面积扩增,城市绿地植物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各种病虫害的阻力和提高新一代地位能力的下降,促使各种绿色植物病虫害种类迅速增加。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园林绿化项目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项目的发展,同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防治病虫害是园林项目的重点内容,是危害森林系统的一种生物灾害,对于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我国,园林建设期间花草树木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树木花草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出现畸形、死亡,严重阻碍了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不利于社会发展,所以说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非常重要。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性及防治现状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特性

品种多,结构复杂的植物景观在设计和配置方面千差万别,各种植物物种数量丰富。近年来,大多数城市都倾向于从外地引入边缘树种,导致园林植物的抗逆、抗病、抗虫功能下降。此外,由于透气性差,生长环境缺水、少肥,空气质量差和光线不足的原因,导致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的不断出现。

园林植物的类别逐渐多样化和园林植物本身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确定了园林植物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改革开放时期,异国园林风格开始逐渐引入中国,园林植物种植方法和植物的配置形式灵活多变,比如,疏林草地和规则绿化等就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格局。园林中植物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城市景观的疾病和主要害虫的生态进化开始分支。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

  当前我国在城市绿化工作上获得了不错的成就,大大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尽管如此,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道路上,人们不同程度地让城市和自然植被环境发生了改变,从而让城市生态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引入了各种外来植被,建造了大量新的植被类群体,促成了城市植被和园林化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些违背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导致了城市园林植物虫害的严重化。

  二、园林植物遭受病虫危害的情形

  (一)植物萎蔫和出现倒伏

  病虫害属于一种生物灾害,发生的时间无法确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增加了防治难度。有些园林经历病虫害后,植物会萎蔫,这是植物细菌病虫害的一种,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植物本身的伤口遭受细菌的感染,细菌随着雨水的流动和昆虫的携带进入植物,使得植物出现不好的状况,不利于植物生长。除此之外,植物还非常容易出现倒伏等症状。大多是由于真菌的侵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虫类的灾害。一般在春季,气温开始逐渐回升,空气开始变得湿润,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雨水侵入植物的体内,使植物出现倒伏的现象,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植物死亡,这严重影响了植物的防治。

  (二)害虫蛀食产生多重危害

  园林的绿化防治存在很大的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虫害,给园林植物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害虫的种类非常多,而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的昆虫种类为非常多,有益处的昆虫也非常多。根据实际情况的分析,危害园林植物的昆虫一般有着不同的取食方式,其构造也不近相同,对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应根据不同昆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虫害的方法,达到园林防治的目标。除此之外,有些昆虫对于园林植物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有害昆虫和有益昆虫,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植物营养不良和花叶出现枯黄坏死的状况

  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昆虫的种类不尽相同。而当植物出现生长缓慢以及营养不良的状况时,很大程度上由于线虫寄生引起。这种昆虫的体积非常小,通常寄生在植物的体内,通过吸取植物的营养来生存,长时间下去,植物会出现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了植物的正常生长,更为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除此之外,病毒的危害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病毒通常依附于病虫身上,在植物中进行传播感染,从而引起花叶的枯萎,甚至会逐渐坏死,对于植物的防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一)定期清理园圃

  园圃长期不清理就会出现大量杂草、各种病虫害残体、枯叶等,这些都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发生病虫害。因此应定期进行园圃清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但在清理园圃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一些带有病虫害的土壤等必须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防治微小病虫害的人为传染。

  (二)加强园林植物管护

  在加强园林植物管护时应从肥水管理、修剪管理、除草、翻土培土等方面入手。肥水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施肥和浇水管理,这是园林植物管护中最重要的环节。园林植物要想安全、快速生长,就必须要加强施肥和浇水管理,在施肥时应注意使用不会污染环境的有机肥,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地进行浇水,要保证园林植物点观赏价值,使之能够健康成长。

  (三)实施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通常所说的农药防治措施,利用化学药品中的毒性来治理病虫害。常见到的农药有杀虫剂等,这种防治措施在园林植物管护中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效果较好。但化学防治措施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在使用这种防治措施时应合理、规范。

  (四)采取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对病虫害有抗性的生物如虫、鸟等来防治病虫害。病虫害虽然来源广泛,危害较大,但再厉害的病虫害都有天敌,如飞蛾、蚱蜢等的天敌是青蛙。因此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很多地方都会利用生物防治措施,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方法。生物防治措施具有无污染的优点,而这一优点正是非生物防治措施中所缺少的。

  (五)进行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是指在物理因子或机械等外力帮助下防治病虫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高频电、微波等防治病虫害也在不断研究中。不同病虫害其生长阶段中对电磁能、热效应等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剂量的高频电、微波等产生不同的电磁热,并利用其产生的热效率直接杀死病虫的幼虫、虫卵等。

  结语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长期的管理业务,是绿化工作成功的关键。在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将各种防治措施协调应用,以便实现将植被检疫当作首要条件,把园林技术防控作为基础,并把化学控制看做关键,开展物理机械防治性辅助工作,从而明显降低病虫的危害。随着害虫可持续控制理论、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的不断升级和改进,将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灵活运用新技术和方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我们从不同层面和视角逐步探索研究和考察实践,在综合运用防治方法的同时协调各方面。只有这样,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吴静.浅析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23,(05):29.

[2]贾小琴.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机,2023,(18):112.

  [3]苑翔.园林植物榉树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23,46(14):45.

  [4]吴芳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J].河北农机,2023,(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