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多学科协作的卒中单元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观察多学科协作的卒中单元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甄微微

鹤立林业局医院  154721

【摘要】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的卒中单元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的开展,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急性脑梗死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stroke unit nursing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78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2 to August 2023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9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stroke unit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stroke unit nursing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nerve de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 Key words 】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troke unit car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发性阻塞,并由此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在现代社会中,急性脑梗死已成为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急性脑梗死的患病率不断的上升。患病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改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身体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本研究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并分析其具体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组,各39例。观察组,男女比20:19,年龄51-79岁,平均(65.34±2.19)岁。对照组,男女比21:18,年龄50-80岁,平均(65.73±2.26)岁。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对患者的饮食、康复锻炼、用药等进行监管。

观察组行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1)组建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员构成的小组,其中要包含营养师、医生、心理师、康复师等,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划分单元进行实施。(2)分阶段康复单元。患者处于卧床时期,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并间隔2h为其变换体位,对其进行按摩、关节弯曲等操作,加速血液流动。在坐位时期,可以协助患者保持坐立,并让其进行高举双手、摆动双臂等锻炼,并让其通过拿筷子、勺子等,使灵活度得到锻炼。适当的进行穿衣、吃饭、交流等日常生活锻炼。离床时期可以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并随着康复效果的改善,逐渐的增加锻炼难度。(3)心理单元。心理师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应用专业的心理疏导方式,使患者的内心状态得到良好的调整。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和陪伴,通过讲解成功病例、给予鼓励等方式,使患者的治疗信心进一步的提高。(4)饮食单元。营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指定饮食方案,保证足够患者的身体消耗,并能为其补充营养。坚持少食多餐,严禁摄入辛辣、油炸等食物。如果伴有吞咽障碍,要进行锻炼,提高其吞咽能力。(5)出院指导。医护人员要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告知,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新患者或者家属的联系方式,与患者约定复查的时间,并进行随访工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24.0软件分析。(±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SF-36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9

21.65±2.41

11.84±2.59

65.49±3.14

77.68±2.66

对照组

39

21.39±2.55

13.75±2.60

65.71±3.22

75.72±2.81

t

/

0.463

3.250

0.305

3.163

P

/

0.645

0.002

0.761

0.00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会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这些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算经过有效的治疗,这种疾病也会使患者的致残率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患者的康复期间对其进行护理至关重要【3】。

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例如医生、康复师、营养师等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一系列治疗和康复方案,以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服务【4】。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显著好转。这就是因为医护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患者的综合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神经功能、康复需求等,以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该护理模式通过结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综合干预患者的身体、神经和心理状况,促进康复和功能恢复。另外,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供相关疾病知识、预防措施和康复指导,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提供远程咨询和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5】。上述情况均说明,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医疗和康复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卒中单元护理的开展,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雪娇,林英.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6):107-112.

[2]田竟,任莹,张杨等.急救通道优化联合多学科协作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20):3733-3736.

[3]李盼.多学科协作的卒中单元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6):165-168.

[4]梁宇.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6):717-718.

[5]安学芳,林白浪,刘翠霞等.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2):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