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陈文霞

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我院接收的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30)进行常规护理,优质组(n=30)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护理疗效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合计有效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积极应用在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护理实践中,增强护理效果,促进恢复,提升满意度,可以借鉴。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护理

医院临床上经常会接触到老年脊柱结核病,就当前的数据来看,发病概率非常高,而且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伤残,在患病初期患者会有明显的症状,身体处于低热状态,日常饮食食欲不高,有些患者会出现贫血等症状,同时随着患者的发展脊柱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如果患者身体较为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治疗脊柱结核病症,主要是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通常使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在患者治疗中为了增强治疗效果,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基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希望使患者能够快速治疗恢复。下面根据我院护理时间进行报告总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我院接收的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年龄在23-74岁之间,年龄平均在(45.51±9.91)岁,男性16例,女性14例。30例为优质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年龄在24-72岁之间,年龄平均在(46.18±8.89)岁,男性17例,女性13例。

选取标准:第一,患者入院后进行身体检查,满足诊断标准,确诊为脊柱结核。第二,患者意识清醒,能正常交流。第三,全面了解本次研究流程,并且在家属了解状态下签订责任书。排除因素:第一,患者存在器质性病变问题。第二,合并精神障碍、认知问题,不能正常交流。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医院常规程序采取基本护理措施。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时补充营养,按照常规治疗程序给患者采取措施,预防产生并发症。

优质组患者在护理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下面详细分析具体措施。

第一,术前护理阶段。

(1)基础干预:关注患者的病房环境,及时调节温湿度条件。根据患者身体状态让其健康饮食,患者受病症影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因此日常需要补充蛋白质,多摄入含有热量和维生素的物质。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要特殊对待,并且密切监测。

(2)心理护理干预。脊柱结核对身心消耗较大,患病后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此时身心面临巨大的痛苦。而且患者群主要是老年人,身心素质降低,在病症发展中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情绪。基于此,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临床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发挥家属在护理中的辅助作用,让他们多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强信心,勇敢面对。(3)术前训练。术前需要做好基本训练,让患者在后期能够较好地适应生活。首先是床上体位练习,让患者能够进行基本床上生活动作。加强呼吸训练,促进咳嗽和排痰。(4)用药护理。手术用药帮助调节患者身体状态,合理控制剂量,用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存在异常要处理。

第二,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记录,观察导管状态,及时让患者吸氧。(2)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让其身体保持直线状态,平卧一段时间,在有所恢复后可以翻转身体,翻转过程中控制好身体的重心,防止腰部扭曲。手术后10天左右进行影像学检查,没有问题后可以在支具作用下保持半坐卧位。(3)并发症预防。叮嘱患者手术后严禁吸烟,定时翻转身体,及时叩背排痰,强化呼吸训练。患者手术后还容易出现气胸等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并且密切观察。(4)健康教育指导。考虑患者个人特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健康指导,让患者在出院后积极配合,促进康复。

1.3观察指标

(1)护理疗效评定:根据患者护理后实际情况进行判定,结合临床症状和专业检查数据划定三个等级,统计各等级人数,计算比重两组对比。

(2)满意度评估:制定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评估,设定多个项目,让患者自愿填写,护理人员收集数据,统计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2.0软件,数据检验需要结合t。

2结果

2.1两组临床护理疗效情况比较

表1两组临床护理疗效情况比较表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有效情况

优质组(30例)

21

8

1

29(96.67%)

常规组(30例)

14

9

7

23(76.67%)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表

组别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合计满意情况

优质组(30例)

19

10

1

29(96.67%)

常规组(30例)

15

6

9

21(70.00%)

3讨论

近些年,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医院临床上老年脊柱结核病症发病概率逐年增长。根据临床治疗来看,在手术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避免引发并发症。患者临床进行手术治疗,会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导致相关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我院给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发挥临床护理的价值,显著提升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合计有效情况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

综上所述,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高效治疗,提升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睿.手术护理路径对提高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5-7.

[2][1]李梦,朱欢,杨静.循证护理在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16,34(1):54-56.

[3][1]廖恒,赵萍,杨燕,陆涛,邓海涛.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