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方法

陈小梅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官田小学   524348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其是抓住小学阶段的关键期,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最佳人选。故而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并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及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助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

小学班主任不同于其他任课教师,其是学生除了家长和同学之外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需要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基础上,也要将目光放在他们的生活状态上,并对小学生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就是年纪较小,从而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向师性的特征,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故而让班主任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班级的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1]

一、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德育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已经顺利开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2]。首先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没有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政策,大部分都只是表面工作,故而学校教师也没有真正地将德育教育贯彻在学生的应用中。尤其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相比于德育教育这种“隐藏式”教育,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校领导都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德育教育的进展,甚至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其实除了学校的工作者,家长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也缺乏正确的观念,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溺爱孩子的情况不断出现,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的德育教育无法顺利开展,并造成班主任和家长直接的无效沟通。与此同时,班主任也没有积极探索应对各种状况的有效措施,故而使得德育教育在班级中“举步维艰”。除此之外,部分班主任的德育观念也较为落后,认为德育就是教师加以约束,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简单模式,并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并创新出符合学生要求的创新性管理方法,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并且无法顺利地融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建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也体现着环境对人影响的理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爱模仿的天性,因此周围的环境对其影响相比成年人更大,故而更应该注重德育环境的建设[3]。一个好的班级风气不仅可以让全体学生受益,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因此班主任要为班级制定严明的纪律,并为其设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以此避免班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除此之外,班级的外部环境建设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其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还可以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观念。其实一个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而且虽然环境对德育的影响周期可能会较长,但是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传统节日,为学生设计爱国主义或者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板报,除此之外,还可以购置物品为班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并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甚至如果班级环境允许的话,教师可以设计一面文化墙,上面张贴一些名人名言,还有民族英雄的真实事例,并给学生讲授民族英雄在困难的环境下,不屈不挠、不惧牺牲的伟大故事,以此引发学生深刻地思考。这样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二)召开情景班会

虽然伟人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刻,但是部分的学生认为他们距离自己较为遥远,因此缺乏认同感,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定期召开情景班会,让学生知道不仅是伟人,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品德高尚的人,这样的做法因为符合学生的认知,所以经常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因为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很多事情单靠班主任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故而设计情景班会,将生活中存在的但不正确的事情用情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亲自经历,以引起学生的反思,让从根本上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例如,班主任发现有些小学生因为看到路人言语污秽,觉得新鲜,因此自己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故而教师就可以在班会上讲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用情景的方式呈现出来,之后班主任需要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意识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最后班主任对学生的话进行总结,告知学生有些不正确的事情是不能模仿的,以让他们慢慢地能真正辨别生活中的是非对错。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很多班主任认为心理问题只有成年人才有,其实不然,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心理问题的发生正在向低龄化的人群发展,且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灵较为脆弱,有的时候教师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4]。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当学生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干预。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自己的班主任,二者之间的距离也会拉近,因此不仅是班级的风气,还是德育的教育工作都可以正向发展。

比如,班级中不仅有天性好动、思维活跃的学生,也有性格沉闷,较为好静的学生,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主观地认为是好动学生的错,故而在此问题的处理上也失之偏颇。但是班主任应该意识到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被尊重,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因为委屈而对班主任产生疏离,或者觉得班主任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样对于班级的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公平公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却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不断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策略,用博大的胸怀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保沁沁.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J].启迪与智慧(上),2023,(09):62-64.

[2]陈明.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学周刊,2022,(14):178-180.

[3]张亚岚.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6):111-113.

[4]石千千.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路径[J].科幻画报,2022,(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