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护理中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研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护理中的影响

孙慧莹

嫩江市墨尔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1400

摘要:目的:研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之中给予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常规护理;慢阻肺;肺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wo-way quality feedback nursing model in COPD nursing. Methods: 70 COPD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p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two-way quality feedback nursing mode)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ccording to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level of lung function index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bidirectional quality feedback nurs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PD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two-way quality feedback nursing; Routine nursing; Copd; Lung function

慢阻肺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喘息、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1-2】。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的过程之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方式,缓解其临床症状,阻止患者病情的恶化。但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角色尤为重要,减少疾病对身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0例,分析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护理方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表1比较患者一般资料(±s/n)

组别

n

年龄(岁)

性别

实验组

35

45~64(51.36±2.42)

18(51.43)

17(48.57)

对照组

35

46~65(51.74±2.65)

20(57.14)

15(42.86)

2

/

0.626

0.230

P值

/

0.533

0.631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其实施基础性护理,为其进行病房、症状等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指导患者科学用药等。

1.2.2实验组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内容如下:

(1)组建护理团队:将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组内成员对上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分析,以护理任务为依据,总结归纳上阶段的护理问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的护理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

(2)制定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分析不良心理的患者,寻找产生的原因,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采用多元化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例如,讲座、一对一问答、PPT教学以及宣传手册等,提高其认知程度;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叮嘱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类食物,指导患者加大对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及时补充体内患者的维生素,提高患者体内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患者负面情绪以及产生原因等进行及时的评价,包括临床护理措施等,进行及时的调整,缓解负面情绪。

(3)评价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归纳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问题等,组织团队分析讨论,优化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4)双向质量反馈监督: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临床护理方案,普及护理流程,指导家属和家属监督护理人员的行为,一旦发现护理问题以及不满,需要立即反馈给护理管理人员,并且三方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统计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水平,对比分析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4.0,计数n%表示,X2检验,计量表示,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组别

n

FEV1(L)

FVC(L)

FEV1/FVC

实验组

35

1.73±0.45

2.86±0.57

65.76±4.32

对照组

35

1.41±0.23

2.03±0.43

51.53±3.21

t值

/

3.746

6.877

15.642

P值

/

0.001

0.000

0.000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在现代医疗环境中的重要趋势之一,并且随着护理研究的加深而不断创新和发展【2】。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重点强调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将“以人为本”理念彻底贯彻其中,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主观感受尤为重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护理需求及时且优化护理方案,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真实需求。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中,鼓励患者参与到护理方案的制定,鼓励其反馈临床护理效果,从而让护理人员调整护理方案【3】。患者通过科学护理方案的实施,对护患之间沟通得到明显的增强,护理人员可以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尤其在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此外,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中,通过患者的实时反馈,护理人员积极和其进行有效的共同,可以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是对常规护理模式的补充,有利于促进临床护理模式的发展【4-5】。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之中给予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胡迎春.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159-160.

[2]胡静.护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3):152-152.

[3]王小艳.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包头医学,2017,41(4):51-52.

[4]胡敏燕.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3):43-45.

[5]罗解萍,沈爱娟,董燕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6):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