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王会颖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6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其中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并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另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中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流程化护理;流程化护理;护理质量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是医院急诊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等待时间、治疗优先级以及整体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1]。为了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的质量,不仅需要科学而高效的流程设计,更需要借助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通过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以确保患者在急诊环境中能够获得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2]。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证研究为优化急诊服务提供科学的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为22~78岁,平均年龄(50.7±12.7)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分布为24~76岁,平均年龄(50.3±11.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预检分诊、病情评估、急救处理、护理记录等。

观察组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1)流程分析与设计: 首先,对急诊预检分诊护理的现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流程图、时间线等工具,清晰地展示每个环节的流程和操作步骤。识别潜在的瓶颈、延误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区域。(2)设立质量改进小组:成立一个跨职能的团队,包括急诊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质量改进计划。每个团队成员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经验,有助于全面、多角度地改进流程。(3)设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基于急诊预检分诊护理的目标,设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如患者等待时间、准确性、资源利用效率等。这些指标应该是可量化的,便于后续的数据收集和评估。(4)持续监测和数据收集: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系统,持续监测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收集关键数据,包括患者流量、等待时间、护理准确性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评估改进效果。(5)定期召开改进会议:设定定期的改进会议,由质量改进小组成员参与。在会议上分享数据、讨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确保改进的方向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6)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确保医护人员了解新的流程和操作标准。提供培训课程,使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流程化护理的标准操作。(7)患者参与和反馈:引入患者参与的机制,获取患者对急诊预检分诊护理的反馈。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期望和满意度,从而更好地调整流程以满足患者需求。(8)不断改进和更新: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持续监测的结果和反馈信息,对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流程,以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20

7

3

0

30/30(100.00)

对照组

30

12

15

8

5

25/30(83.33)

X2

-

-

-

-

-

5.4545

P

-

-

-

-

-

0.0195

2.2护理差错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护理差错

发生率

观察组

30

2

6.67

对照组

30

8

26.67

X2

-

-

4.3200

P

-

-

0.0376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发生率。这主要是因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注重护理流程的优化和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首先,通过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急诊预检分诊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化,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4]。其次,持续质量改进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反思和总结工作经验,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最后,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得急诊预检分诊的护理工作不断优化,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

综上所述,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甘玲,游娇娇,张凯,张彩英,黄晨,邱福宇.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3):186-189.

[2]陈雪梅.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0):1566-1568.

[3]陈三梅,刘瑜,李平凤.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155-157+202.

[4]张莹,冯尤健,黄雪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90-191.

[5]温乐智.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