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法在提高中小学生自救互救技能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法在提高中小学生自救互救技能中的应用研究

1黄桂莲2王华军  3周燕晴

1、3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 527200

2 广东省人民医院 51904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法在提高中小学生自救互救技能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粤西地区云浮市10所中小学校中7-15岁的中小学生共13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676名(进行常规培训),研究组(进行基于游戏形象化的培训法)比较两组学生在进行培训后自救互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救互救技能掌握情况。结果:两组学生在进行培训后,对自救互救的技能的掌握情况都有所提升,研究组学生经过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对自救互救的基础知识和救急技能的掌握更加全面和熟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教育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提高中小学生对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与常规的培训方法对比培训效果更理想,能促进了我市中小学生安全急救健康素养的掌握,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

【关键词】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形象化培训;技能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现代经济与现代科技的迅速的发展,路上汽车的暴增,导致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的频繁发生。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在我们面对自然灾害与意外伤害的突发状况的出现时,处于较被动的位置。安全意识较差、取法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的训练。自救互救的能力不足,也是形成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因为自身认识和经验的不足很容易受到生活中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安全问题。意外伤害是青少年致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21世纪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全球每年因意外伤害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中小学生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可以在中小学生遇到意外伤害事件时及时进行紧急救护,通过急救技能培训可以在突发以外伤害时对他人或自己进行相对应的保护。具体研究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内中小学生共13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676例(男334例、女342例),年龄7~15,平均年龄(10.23±3.12)岁,研究组676例(男335例、女341例),年龄6~15,平均年龄(10.14±3.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学生均自愿参与本次培训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对学生进行常规的自救互救培训,包括自救知识的补充,常见伤口的处理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急救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等。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处理骨折、止血、烧伤等常见伤害情况。

1.2.2-研究组

研究组是对学生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法进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应用好玩好学的培训方案,将技能培训与电脑游戏相结合,以普及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以电脑游戏为手段,开发基于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的教育游戏。借助本游戏,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当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时的面部表情,身体状态。通过鼠标点击完成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步骤,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熟悉流程。利用游戏的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自救互救培训,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急救的场景,在游戏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伤员、急救员等。通过场景模拟的方式,学习如何正确应对急救情况,包括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创伤急救、意外伤害互救、突发时间避险的模拟演练。具体的培训措施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1.3观察指标

1.采用适合中小学的急救技能表和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考察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问卷采用百分制。2.比较两组中小学生培训后CPR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变化进行对比。3.两组中小学生对培训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分析,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小学生进行性培训后各项得分进行比较

培训后研究组学生急救知识调查得分(92.34±3.45)高于对照组(85.1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小学生CPR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对培训满意度为(92.34%)高于对照组(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全国监测网调查显示 , 目前0 ~ 14 岁意外伤害死亡占据第一位,占总死亡人数的 26%。在常见的车祸、溺水意外伤害死亡中,10 ~ 14 岁的青少年,属于危险人群。意外死亡人数逐年上升。 意外伤害发生后十分钟内没有进行紧急、专业救援, 死亡率就会大大增加[2]。以上问题说明了,中小学生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不完全,心智发育不成熟的特殊性,成为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的人群之一。为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对中小学生开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相关培训非常重要。在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采取和开展这一类技能的培训活动和课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从而影响到中小学生自救互救技能的效率和有效性,使培训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和结果[3]。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通过渐培训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救和互救的技能,提高学习效果。游戏化的培训为学生提供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虚拟或真实的情景中模拟自救和互救的场景[4]。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积极参与,锻炼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相关技能。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多次尝试和反馈,逐渐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学生能更深入的体会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中小学生进行基于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急救技能,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特性进行针对性培训,采用教育游戏的形象化培训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更能提高中小学生对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使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与常规的培训方法对比培训效果更理想,可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卿婷玉,周波.公众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技视界,2022,(07):107-111.

[2]赵雪. 中小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现况与应对之策[J]. 百科知识,2020(30):73-74.

[3]叶云凤,董晓梅,饶珈铭等.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内容与方式规范初探[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18(06):422-426.

[4]梁羽婷,宋因力,王建岗等.杭州师范大学学生2022年急救技能培训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20):28-30.

项目编号 :A2020477

加急7天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