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改善泌尿造口术后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改善泌尿造口术后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效果

周佳 陈露珍通讯作者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 40003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实施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改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80例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仿真造口体验可以有效减少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促进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泌尿造口术;术前仿真造口体验;老年;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

泌尿造口术常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护理,解决患者的排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结直肠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下降,自理能力较弱,易引发负性情绪和不良事件的发生[1]。本研究针对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实施术前仿真造口体验对改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内就诊的80例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12±3.26岁)和实验组(53.17±3.31岁)。均遵循自愿原则加入,了解并愿意参与本次研究。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后人数均为40。前者存在的男女人数各为27与13;后者存在的男女人数各为26与14。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术前仿真造口体验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在手术前引导患者进行仿真造口的佩戴,提前针对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讲解,可通过造口护理手册、讲解视频等进行辅助,提升患者对仿真造口的了解程度,理解仿真造口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升依从性。通过仿真造口模型模拟术后状态,引导患者提前适应练习,体验走路、下蹲等日常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1.3 疗效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中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x2t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健康知识水平(37.15±5.33、37.28±5.15)、自我概念(16.34±4.26、16.25±4.18)、自我护理技能(17.23±4.26、17.37±4.59)、自我护理责任感(12.23±3.15、12.41±3.34)、总分(83.19±10.23、83.44±10.17)。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责任感

总分

实验组

40

53.12±5.61

30.25±4.33

34.56±3.84

36.10±5.12

155.28±10.34

对照组

40

48.26±5.59

26.12±4.37

27.19±3.58

30.21±3.61

134.55±12.07

t

-

3.881

4.226

8.880

5.940

8.255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造口周围皮炎

狭窄

回缩

皮肤黏膜分离

造口旁疝

发生率

实验组

40

1(2.50)

0(0.00)

0(0.00)

1(2.50)

1(2.50)

7.50

对照组

40

2(5.00)

1(2.50)

1(2.50)

2(5.00)

1(2.50)

17.50

χ2

-

0.866

1.005

1.005

0.866

0.000

4.571

P

-

0.352

0.316

0.316

0.352

1.000

0.033

  1. 讨论

术前仿真造口体验可促使患者提前感受仿真造口佩戴后的肢体感受,通过仿真模拟了解术后可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对佩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锻炼,提前适应,有效促进术后恢复,提升配合度和接受度[2]。提前对患者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协助进行造口位置的适当调整,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对仿真造口的作用和必要性的了解程度,提升术后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避免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心态,引导家属提供鼓励和安抚,多陪伴患者,积极参与,协助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支持[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前仿真造口体验可以有效减少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实施术前仿真造口体验对改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良好。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窦欣宇,朱守林,周晓敏等.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改善造口术后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08):69-71.

[2]姗姗.浅析术后结肠造口护理对改善术后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4):43+67.

[3]窦欣宇,朱守林,周晓敏等.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改善造口术后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0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