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利妥昔单抗药物个体化治疗的药学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新时期利妥昔单抗药物个体化治疗的药学进展分析

沈雯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摘要:

利妥昔单抗药物是对临床多疾病治疗均有一定价值,其需根据患者病情或疾病类型,确定具体的用药剂量与用药方式,保证患者获得及时且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病情与临床症状改善。本次主要介绍利妥昔单抗药物应用的适应症、利妥昔单抗药物对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药学进展、利妥昔单抗药物对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药学进展、利妥昔单抗药物注射液的药学进展。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药物;个体化治疗;药学进展

引言

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临床作用要充分发挥,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还需要了解利妥昔单抗药物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之间的显著差异,通过对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医生制定符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使得患者获得针对性治疗,且需加强药学监护,保证用药安全性。

1利妥昔单抗的适应症

新时期,临床分析发现利妥昔单抗药物对多疾病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存在明显的适应症,主要包括:第一: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B、C和D亚型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第二,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III-IV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2利妥昔单抗药物对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药学进展

每次滴注利妥昔单抗药物之前,需要预先用到解热镇痛药与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一般认为,对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初始治疗,一般建议成人推荐剂量375mg/m2BSA(体表面积),静脉给入,每周一次,22天的疗程内共给药4次。结合CVP方案化疗时,利妥昔单抗药物的剂量一般为375mg/m2BSA,持续治疗8周,每次使用利妥昔单抗药物治疗之前,需要先口服皮质类固醇,并在患者化疗周期第一日实施药物治疗[1]。针对其复发后的再治疗,一般建议利妥昔单抗药物的推荐剂量是375mg/m2BSA,静脉滴注一月,每七日一次[2]

3利妥昔单抗药物对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药学进展

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实施非药物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有一定价值,一般建议在对患者实施利妥昔单抗药物治疗之前,需要预先用到糖皮质激素与解热镇痛药,其一般与CHOP化疗药物联合对患者实施治疗,推荐利妥昔单抗药物的剂量是375mg/m2BSA,通常是在每个化疗周期第一日使用。通过利妥昔单抗药物对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期间,一般建议在初次滴注期间推注速度为50mg/h,一小时后,每隔半小时增加药物剂量与静脉滴注速度,最大滴注速度为400mg/h。以后通过利妥昔单抗药物对患者的滴注,开始速度是每小时100mg并根据患者需求逐渐增加。这一药物在患者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减量。娄小飞,杜可朴等[3]研究认为,利妥昔单抗药物对该病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与不良反应,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关注,保证治疗安全。

3利妥昔单抗药物注射液的药学进展

利妥昔单抗药物对多疾病的应用均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将其药学监护,注重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使用剂量与运用方式,还需要注意部分疾病对利妥昔单抗药物的特殊应用,保证该疾病患者在利用利妥昔单抗药物实施治疗期间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药学上认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基本规格是100mg/10ml;500mg/50ml,医生一般需要根据药物的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差异对患者实施治疗。一般在无菌条件下所需的利妥昔单抗药物,通常需要将其无菌无致热源的含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的输液袋放置,并使其稀释1mg/ml,还需要在使用之前颠倒注射袋,保证溶液混合且减少泡沫。因为利妥昔单抗药物本身不含有抗微生物的防腐剂或抑菌制剂,需要加强对无菌技术的检查。另外,在利用妥昔单抗药物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治疗之前,需要对注射液进行观察,了解注射液是否存在微粒或是有变色问题,保证利妥昔单抗药物注射液的使用符合药学的基本原则,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利妥昔单抗稀释后,通过独立的不与其他药物混用的输液管静脉滴注,通常适用于不卧床患者的针对性治疗[4]

专家认为,利妥昔单抗药物治疗需在完备复苏设备病区内开展,并安排经验丰富的肿瘤医生或是血液科医生参与,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使用过程。针对给药之后,出现低血压或是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要及时处理,并加强监护,监护时间为一天或是之上。在药学监护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其异常。若是发现该疾病患者存在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与支气管痉挛,需要及时停止利妥昔单抗药物的静脉滴注。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评价患者是否存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是肿瘤溶解综合征,并与医院人员结合对其异常实施及时处理。还需要及时开展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针对合并肺功能不全或是肿瘤肺浸润患者可以开展胸部X线检查,等到患者所有症状或是不良反应完全消失之后或是实验室指标恢复如常后,才能在药师建议或是医嘱下继续进行静脉滴注,这一阶段的利妥昔单抗药物静脉滴注速度需要低于原来滴注速度的50%,若是患者再次出现相同严重不良反应,一般需要停药

[5]

小结

利妥昔单抗药物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应用,使得多疾病获得有效治疗,但也发现患者在治疗后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药学监护与分析是保证患者获得安全治疗,减轻或是避免不良反应的关键途径,其为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使其获得个体化且针对性地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隋航.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J].大医生,2024,9(1):4-6.

[2]姚华,朱增燕,王文娟,桂环,王凤娇,张旭升.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23,29(4):21-24.

[3]娄小飞,杜可朴.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其耐药的多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6):3019-3022.

[4]朱智云,孙海峰,杨榕.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3):89-92.

[5]Cambridge G ,et al.Circulating levels of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following rituximab treatment: relationships with B cell depletion, circulating antibodies, and clinical relapse.[J].Arthritis & Rheumatology, 2020, 54(3):72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