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主义的时尚形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论未来主义的时尚形态

辛佳承  张筱祎  崔月  贺翔熙

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710600

摘要:近年来,未来主义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当代服装设计领域,未来主义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时尚风格,并对当代服装设计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未来主义与服装设计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未来主义在艺术领域设计上的运用,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这一时尚艺术形态的价值。

关键词:未来主义;时尚;形态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艺术与社会运动。它强调速度,科技,青春,暴力,还有像汽车,飞机,工业城市这样的物体。尽管这一运动最初只是意大利的一种,但是俄罗斯,英国,比利时,以及其它的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活动。未来主义在绘画,雕塑,陶瓷,图形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设计,戏剧,电影,时装,纺织品,文学,音乐,建筑。这是一种现代化,是为了摆脱意大利已逝的年代而设计的。立体派对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代表就是玛丽内蒂的“未来主义”,以及博奇奥尼的雕塑,其特有的连续空间形态。未来主义对艺术流派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构成派,超现实主义,以及更精细,更自由的表现。未来主义是一场运动,它为未来主义服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理念。服装作为未来主义最重要的媒体,可以用一些出人意料的图案来表达,也可以用简洁的图案来表达。

1.未来主义的时尚特质

1.1时尚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预示方式

“预言”在人类的基本行为之中,几乎所有的“预言”都将通过特定的方式得以体现。所以,所谓“预言”,无非就是通过某种特定方式体现出来的“未来”而已。而对于“未来”来说,时尚作为一种表达“未来”的载体,其实也是最为通俗、最为生活化、最为立体化以及最易于传播化的。而更为有趣的是,时尚作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先验”样式,它能让你在现时里体味时光交错中时光交替的乐趣,以愉悦的方式进行对于未来生活的“装备”演习。

1.2 “未来主义风格是一种体现智慧的时尚形态

技术是“未来主义”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动力,也是“未来主义”区别于其他服装样式的最大特点。技术是人类智力的浓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未来主义”中“智慧”这两个字,不仅要体现“智慧”这一命题,而且还要体现“智慧”的表达方式。不能表现出智力成分的服饰形式,就不能称之为“未来主义”。

1.3“未来主义风格的存在价值是创建性的

我们对未来的预言好坏参半,未来预言既有欢喜,也有失望。艺术表现审美中有两种艺术形态,一种是“丑态”,一种是“美态”。这两种形式不同,性质也不同。“丑态”是一个形象地说出了它本来面貌和本来性质的东西;而“美态”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它的时候所呈现出的一种美。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未来主义”其实也是有丑态和美态两个方面。“未来主义”具有一个很明确很清晰的潮流性质。它不是一种纯粹消极的、颓废的、偏执的、毁灭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精神创造出来对未来世界一种生存形态。

2.未来主义时尚形态的要素解析

2.1材质要素分析

从御寒的生活用品到航天服,服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管是光电技术,还是生物技术,都让设计师们对布料的特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往的“望闻问切”或者燃烧纤维,都会让人笑掉大牙。在将来,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为自己量身定做一种十分个性化的衣服,把设计的创意推向纤维乃至解决方案。所以,对设计师来说,及时掌握面料技术的最新动态,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主义”服饰设计的纯度与价值。到现在为止,他们还在“被动”地使用材料,而他们对“未来”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星球大战”中,比如衣服的主要部分,就是各种盔甲,仿佛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士兵。现在,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的时候了,虽然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对我们产生了畏惧,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会成为一个全面战争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思想放得更宽,让“未来主义”变得更有人情味。反映在服饰的选材上,我们不宜再将盔甲、“重金属”等冷兵器或工业时期的质地特性,归之于“未来主义”风格,而应加强“未来主义”素材的多元化与丰富,建构“丰满”的认知系统。毕竟,我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预期和期望是多种多样的。

2.2色彩要素分析

“未来主义”风格的多元化要求,也必须在服饰的颜色层次上得到反映。“未来主义”的表现也是以“冷兵器”、“工业化”为主,一旦提到未来,那就是一片银灰色,或者是一种金属色调,仿佛未来就是一个金属的世界,这种渲染方式太过简单。将来可能需要借助或者建造更多的装置设备,但是这并不表示生命就是一个铁疙瘩,我们要对将来的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预期,最起码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去探索,将来人们对色彩的需要和使用,不仅要考虑到色彩的装饰作用,还要考虑到它在将来的生活中的作用,例如,通过服饰的颜色变化来追踪人类的健康状态等。“未来主义”的色彩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形式上,我们可以从这一刻起,进行多种颜色的尝试。

2.3造型要素分析

我们习惯于把服饰风格的变化分为点,线,面,体,哪一种组合才是将来的,时装界一直沿用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基本作法,就是把衣服的外形几何化,抽象化,简约化,再加上一点点“超现实主义”的集合。现在最受欢迎的就是“机械化”和“元件化”,而比较现代的则是“数码”,就拿马克昆的终极系列来说,他的布料就是用数字技术模拟出了古代海洋生物的图案,以示未来主义对人类的展望。“未来主义”的风格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科研器材的简单复制,尽管将来的衣服会加强功能性的兼容性,但它毕竟不是高科技装置的缩影。“未来主义”服饰应具有自身的形式特色,这一特色至少应体现在:第一,“未来主义”固然不能离开现代尖端技术的面貌,但是,“机械化”与“器材化”也不是一条路;第二,“未来主义”是一种明显的预见性,它的形式应该以一定的发展观念为基础,没有理由的“光怪陆离”就不会被未来主义的服饰形式所吸引,“未来主义”的风格应该是“奇出有因”;第三,“未来主义”虽以将来为中心,但以现实为中心,以现代而不是后世,因此,它必然要与当时的社会美学理念相一致,并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问题;“未来主义”则是以形式美学为“建树”,而不是只破不立的拆卸和组装游戏。

2.4审美要素分析

设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艺术,其美学作用不可忽略。“未来主义”风格从其产生以来,一直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用现在的东西来映照明天的东西,然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未来主义”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镜像”,它可以让人发泄自己的不满、担忧和恐惧,却绝对不会逃跑。“未来主义”密切地与科学技术的力量相结合,以某种合理的方式描绘着未来的生活形态,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既显示了创新之美的独特性,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启发。“未来主义”的美学主张是一种双向的,区别于“猎奇”和“科技主义”,它是一种双向的美学。

  1. 结语

   本文对“未来主义”服饰样式的思索与探讨,是继承了“未来主义”这一起源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的核心,意在从“前世今生”的“未来主义”属性中探寻“未来主义”服饰的形体特点与最优的设计方式。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习仲勋对“未来主义”风尚的概貌进行了勾画,并从更深层次上提出了“未来主义”的许多论题,并力图以一种巧妙的方式使其可视化。霍金的至理名言:“如果我们不变得更强,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更复杂,我们将会一直站在不断扩大的宇宙中。”

参考文献

[1]黎黎.时尚中的新未来主义[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1,(08):29-30.

[2]朱达辉,严波.论“未来主义”的时尚形态[J].群文天地,2022,(14):103-105.

[3]以未来主义之名的时尚畅想[J].中国服饰,2020,(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