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两阶段招标投标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建筑工程设计两阶段招标投标策略分析

杨丽萍  杨宇媛

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021

摘要:通过解读《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依据上位法有关分两阶段进行招标的规定,阐述两阶段招投标的内涵,介绍基于两阶段招投标下的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模式,以期为招标人解决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招标;两阶段;招投标模式

1 现有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模式

1.1 传统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模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9年修订),结合设计招标特点,按招标人工作先后次序划分,设计招标程序包括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发放招标文件;现场踏勘、答疑会;发放补充文件;组建评审委员会;接受投标文件、开标;评标(评标报告);定标(发中标通知书);设计合同谈判与签订等。

1.2“方案征集”+“设计招标”招投标模式

为提高设计招标文件质量,提升设计招标效果,实现设计招标预定目标,降低设计招标一次性成交所产生的潜在风险,大多数招标人采用“方案征集”+“设计招标”招投标模式,即在正式招标前,建设单位先采用不受《招标投标法》约束的方案征集来选出好的概念设计方案,与中标人签订咨询合同,形成最终设计理念。建设单位据此完成项目招标前置条件审批或备案后,再进入有形市场进行设计招标,在法律约束、监督下完成招标投标程序,并确定设计方案和设计服务单位,签订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方案征集”+“设计招标”招投标模式,有利于设计单位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决策,可以降低建设单位决策失误风险,提高决策效率。但因方案征集不是法定程序,面临设计方案优秀而无法得到委托合同,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加大,费用支付缺少依据;招标周期长,时间成本占比大;在招标周期不变情况下,留给方案设计的时间太仓促;需要签订两次合同,易造成前阶段中标人和后阶段中标人的设计思路不同,出现设计产品前后衔接问题;后阶段中标人对工程的前期工作了解不够,设计周期增长;各阶段中标人之间协调不好,功能定位调整幅度大。

2基于两阶段招投标下的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模式

2.1 招标前期准备阶段

在发布招标公告前,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结合项目特点,研究、了解和跟踪国内外同类建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技术应用、工艺流程发展动态等;对潜在投标人的管理模式、综合实力、类似项目设计经验、服务质量、信誉信用度、设计研究方向和特长、以及设计团队总体素养、技术专长、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咨询协调能力等进行详细摸底;编制调研报告,作为设置报名条件和编制设计资格审查标准的依据。信息对称是扩大招标项目影响力,激发更多投标人参与的必要条件。定向发放市场调研函是培植项目招标投标市场的主要手段。市场调研函是招标人依据自行完成的市场调研报告,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特别优秀的、与项目需求十分匹配的潜在投标人,以官方正式邀请其参与拟建项目相关内容的交流、咨询、调查等事项而发出的函件。

2.2 第一阶段招标

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书,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并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书。主要步骤包括:

(1)征询技术建议。招标人依法发布设计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或根据需要另行编制和发放《征求技术建议文件》,对招标项目基本需求目标和投标人(或技术方案建议人)资格基本条件以及对技术建议书的编制、递交提出要求。主要目的是借鉴设计单位同类型项目设计任务的成功经验。

(2)提交技术建议书。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或者《征求技术建议文件》,研究编制和递交技术建议书。投标人递交的文件包括技术建议书和投标人资格基本条件建议要求等,不带报价。其中:技术建议书主要包括项目解读、设计构思等内容;投标人资格基本条件建议要求包括投标人信用情况和业绩,以及项目设计团队的人员构成、人员业绩、人员从业经历等。

(3)评价和选择技术方案建议。技术征询专业委员会通过与提交技术建议书的投标申请人进行交流、商讨,对所有技术方案建议进行评价、论证,选取某一个或几个已经提交的技术建议,或者据此研究形成新的技术方案,作为编制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基础。招标人研究确定的技术方案,既要充分满足招标项目的技术特点和需求,又应当禁止通过采用不合理的技术壁垒和投标资格歧视、排斥或偏袒潜在投标人。

(4)编制招标文件。招标人根据研究确定的技术方案,编制主要包括招标内容;城乡规划和城市设计对项目的基本要求;项目工程经济技术要求;项目有关基础资料;招标文件答疑、现场踏勘安排;投标文件编制要求;评标标准和方法(含资格后审);投标文件送达地点和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设计费或者计费方法;未中标方案补偿办法等内容的招标文件。

2.3 第二阶段招标

招标人发出招标文件,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主要步骤包括:

(1)招标人编制完成招标文件后,向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书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2)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编制、提交包括投标报价和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投标文件,并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3)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开标、评标和定标等活动。评标委员会应当在符合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安全、绿色、节能、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对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等进行评审。为提高评审效率,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技术特长,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在评标过程中宜增加以下几个环节。1)增加符合性初审环节项目评审包括符合性审查和详细性审查两个主要环节,其中详细性审查是设计招标评审的核心工作,其工作质量将会严重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在开标后评标前,招标人委托以技术征询专业委员会成员为班底组成的预审技术小组完成符合性初步审查,并向评标委员会汇报预审结果,供其复核后使用。这可以大大减轻评标委员会符合性审查工作量,腾出更多精力进行详细评审,提高评标质量;同时,还可额外从提交方案的项目解读、设计构思二方面,逐个就设计方案的规划、安全、技术、经济、结构、材料、环保、节能等内容进行点评,并对排名靠前的设计方案提出下一步深化、优化方向性建议,为建设单位与中标人协同优化方案。2)应增加口头陈述环节增加现场口头陈述环节,设计团队核心人员现场可以通过对文字、图纸、动画的编排与组合,集中呈现从创意元素到整体效果的设计理念和相关设计说明,向招标人和评审委员会清晰、专业化表达其设计意图与设计优势,促进项目业主及相关各方对项目设计理念的理解与认可,以实现设计创造价值。其次与主创设计师直接互动,项目评审人员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定性定量地对陈述人个人综合素质及专业熟练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对设计团队后续创作能力进行预判,有利于建设方案可塑和完善;而且可以更好地站在符合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安全、绿色、节能、环保要求等角度,充分解读投标方案的本质特点,并对标招标文件要求,全面审视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等各项指标,确保中标方案优中选优。

5 结 语

建筑工程设计两阶段招标投标模式,是针对现行建筑设计招标投标的一些突出问题,在充分吸收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优点前提下,将设计方案招标和设计团队招标适应条件进行融合,基于分二阶段招标下对“方案征集”+“设计招标”招投标模式进行优化而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招投标模式,其更加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繁荣建筑创作,规范建筑设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危道军.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陈喆仡.S博物馆新建工程设计招标流程改进研究与实践[J].中国招标,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