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设施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关于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设施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探讨

冯诗皓  宫志超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迅猛发展,对其关键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论述了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在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中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设备设施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文进一步阐明实时数据监控、故障预警、维修决策支持等智能安全监测技术在增强设施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营风险、提升乘客满意度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在线安全监测;关键设备设施

引言:安全问题始终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保障运输安全不仅关涉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当前设备老化、故障频发等现实问题,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为提升监测精准度和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众多的关键设备如信号系统、轨道、车辆等,实施智能在线监测不但能够预防潜在的故障和事故,还能在紧急事件中实现快速响应。

一、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设施智能化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作对现代都市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系统的核心是其关键设备与设施是否能够精准、稳定地执行功能,保证运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因此,提升这些组成部分的智能化水平,便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智能化技术,比如嵌入式传感器、自动化控制与数据分析等,能够实现对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作,预防故障发生。当异常情况出现时,智能系统可以迅速响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调整,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运维效率。

二、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全监测系统面临的问题

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众多问题逐渐浮现。首当其冲的便是设备老化和系统更新滞后,这导致现有监测技术无法与最新标准相匹配,影响监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局限性,意味着即便收集到大量信息,也无法高效地转化为预警信号或行动策略,降低了决策支持的质量。此外,技术融合度不够,各种监测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较弱,不能形成统一且协调的监控网络。还有安全隐患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监测系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三、构建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解决对策

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构建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中,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与设施的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是提升监测效率和准确性的基石。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与综合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实施连续监控,从而及时发现运营异常和潜在风险。这样的系统需借助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将监测点收集的数据迅速反馈给数据中心,确保信息流的畅通无阻。此外,对大量获得的信息进行快速而且精确的分析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涉及到利用算法模型来筛选数据、识别异常模式,并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进行实时数据处理时,引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升系统的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从而优化故障预测和健康评估流程。高效的数据管理不仅缩短了决策时间,还优化了维护工作计划,从根本上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数据信息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便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要求和运营环境的变化。

2、高效异常识别与预警机制的设计

在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设计一个高效率的异常识别与预警机制对于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行和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异常识别技术要基于强大的数据分析框架,在涌入的数据流中实时识别并标记出偏差值和非典型数据模式。这依赖于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算法,这些算法能够自我优化并适应新的数据趋势。其次,为了实现准确及时的故障检测和隐患排查,监测系统需要集成多元化传感器信息,这种数据融合提升了异常判断的准确性,并减少了误报的几率。高效的预警机制还必须考虑信息传达的清晰性和迅速性。它不仅仅是要产生警报信号,更重要的是将识别出的问题详尽无遗地向相关人员报告,同时提供可能的解决策略或建议。在此过程中,保证实时通讯和反馈渠道的畅通无阻是保障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系统设计应该涵盖自检功能与动态更新能力,以处理那些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复杂性增长而出现的新挑战。由于每次更新都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应预见并适应这些变化,以持续提供准确的安全评估。

3、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

为了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监控能力,开展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进程中,将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视作最前沿的解决对策之一是极具远见的。这种融合性创新以其独有的优势,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收集、存储以及处理,从而为安全监控提供了一个可靠、灵活且实时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通过遍布网络的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物联网技术负责源源不断地采集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状态相关的数据,包括车辆位置、速度、轨道情况等。这些海量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云平台,在这个可扩展的数据处理中心内,运用强大计算能力来对信息进行即时分析和综合评估。云平台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使其成为完成此类任务的理想之地,同时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实时数据访问,并显著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此外,云平台还提供了一个集成环境,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开发,这些服务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识别模式,预测潜在故障,并据此制定响应措施。借助物联网设备获取的实时数据驱动这些应用,系统能够动态地监测并响应轨道交通系统中出现的任何异常状况,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该解决策略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确保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之间的无缝连接和高效通信。这需要稳定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支持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以便云平台可以实现即时反馈和指令下达。由此看来,正确实施这一解决策略,不但提高了安全监测的实效性、灵活性和可伸缩性,也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了未来导向性的技术支持,树立了智能化安全监测体系的新标杆。

结束语: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不仅能够实时捕获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潜在风险,从而大幅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升系统的用户体验和系统兼容性上,同步推进法规标准的完善和人才培训,保证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监测与维护计划。

参考文献:

[1]张春明.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下的智能管控平台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4,27(01):224-228.

[2]毕湘利.上海轨道交通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4,27(01):1-5.

[3]胡雪霏,刘悦,程泽农等.面向运营安全监管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J].交通运输研究,2023,9(05):13-22.

[4]任云瀚,邵楚涵,张名佳等.面向轨道交通安全与节能的带电媒体智能联网监控App[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2,(09):168-172+176.

[5]周志林.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维智能管控系统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