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及植物配置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风景园林规划及植物配置规划研究

张陆军

51082119750126001X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植物配置规划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减少,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绿色、健康、宜居的城市生活有着更高的期待。做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规划工作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打造宜居城市,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因此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涉及的植物配置规划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科学优化植物配置规划方案,以增加城市的美感和吸引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植物配置;规划研究

引言

植物配置是利用园林中的植物进行景观创造,重返发挥不同植物的色彩与线条特点,合理搭配植物,创设独特的景色。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是使用乔木、灌木、藤木与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发挥出植物自身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自然美,配置出生动美丽的画面供人们欣赏。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也要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对植物造景的作用与价值进行深入探究,融入现代化造景艺术手法,发挥出植物的观赏性与应用性,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空间之间的协调美。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规划的重要性

1.1增强景观美感

植物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可以增添景观的美感,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各自独特的外观特点,如树木的高大挺拔、花卉的鲜艳多彩等,能够为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规划,可以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的景观效果,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愉悦。同时,植物还可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可将花卉和灌木树木与水景、石景等景观元素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样式,如花坛、花境、花廊等,可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使整个园林呈现出更加丰富和饱满的美感。

1.2营造舒适环境

首先,植物具有遮阴和遮阳的功能,在夏季,合理配置树木和藤蔓等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的休息场所,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热岛效应的影响。同时,植物的树冠可以遮挡阳光,为人们提供舒适的阴凉空间。其次,植物可以吸收噪音,通过选择具有较大叶片和丰富枝叶的植物,吸收环境中的噪音,降低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影响,创造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最后,植物还可以提供宜人的气味,一些花卉植物和香草植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通过合理配置,可为人们提供宜人的气味感受,增加环境的舒适度。

2园林植物搭配原则

2.1植物之间的搭配原则

由于所处土地条件的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发育状态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会使植物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并且也会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繁茂的树林中,人们会感受到厚重的气息,而在由色彩鲜艳的树种所构成的树林中,则会使人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如果把整个园区划分为若干区域搭配不同的植物,则会产生不同效果的景观设计效果。例如在宽敞的区域内,可以栽种高大的树木,而在中央则可以巧妙地穿插一些灌木或灌木,在狭小的区域内使用灌木或花草作为点缀,从而营造出整齐统一的氛围。

2.2植物色彩相互协调原则

在风景园林植物搭配规划中,必须遵循色彩相互协调的原则,使植物的色彩能够巧妙的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包括场地氛围、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等,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景观主题和意境。如果没有适当的颜色作为点缀,就会使整个空间显得单调沉闷、缺少生机。只有巧妙地搭配植物的色彩,方能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悦、令人陶醉的氛围。             

2.3景观表达主旨原则

植物和花草的搭配方式取决于景观表达的主旨,在植物搭配中时,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等因素,同时还要兼顾风景园林设计的主旨、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无论是在宽敞的土地上种植植物,还是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植物,都需要根据景观设计的主旨灵活搭配植物。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规划建议

3.1社区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社区是人们日常赖以栖居的家园,也是日常活动的重要区域。因此,植物景观配置以舒适性为主,将小公园、绿地、小径、庭院和谐组合,注重发挥植物生态功能,打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园林空间,有助于美化社区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针对小公园,可选用多种乔木和灌木,如杏花树、桂花树等,不仅能营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还能提供遮阴场所及吸收有害物质;针对绿地,应选用耐旱、抗污染性强的草坪植物,如韭菜草、羊草等,确保绿地绿化效果;针对小径,可选用花卉植物和攀援植物,如紫藤、绣球花等;针对庭院,可选择观赏性植物,如君子兰、富贵竹等。

3.2环境分析与植物选择

在进行植物配置规划时,需要对风景园林区域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排水情况和光照状况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以公园的风景园林为例,首先,需要了解该公园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包括年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如该地区气候寒冷,年均气温较低,可选择耐寒的植物如松树、冷杉等;如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较高,可选择喜温热植物如榕树、丁香等。其次,需对景观区域的土壤质量和排水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土壤类型和质量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如土壤质量较差,砂质土壤或者酸性土壤较多,可选择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如松树;如土壤质量较好,肥沃的壤土较多,可选择生长力强、喜肥的植物银杏。

3.3层次搭配法

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美观感需要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规划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为了提升景观质量,就要做好植物搭配,选择最适合当地环境特点的种植方式,对植物配置做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在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植物内植物的特性选择植物并进行布局规划。层次搭配法是从植物的色彩、大小、形状等多个方面入手,使植物搭配能够与园林内的建筑与水景保持协调一致,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凸显景观植物搭配的层次性。另外,还要注意树木之间的距离,避免因为间距过小而影响观赏效果。对于苗木的排列,可以根据其高度和品种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调整,从而提升整体的层次美感。

3.4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1)中心城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应采用“节地型”配置模式,以垂直绿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在建筑物墙面、屋顶、阳台等空间进行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注重选用耐修剪、易管理的植物,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2)郊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应采用“生态型”配置模式,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栽植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打造出丰富的植物群落。同时,避免破坏原有地形和植被,保护郊区生态环境。

结语

合理的植物配置规划可以提升整个园林的美观度和观赏价值,同时也能满足风景园林的功能需求。规划人员要探究科学的植物配置规划方式、手段,以提高植物配置规划水平。积极学习和掌握植物的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在深入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植物配置规划,实现景观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广存,李晓红.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16.

[2]靳春燕.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20(6):95-96.

[3]李日林.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