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进展

麦桂英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572000

摘要:留置胃管作为临床常见的诊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病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防范

留置胃管作为临床常见的诊疗手段,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手术前后营养支持以及危重患者的救治中。然而,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中断,还可能引发误吸、呛咳、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加强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至关重要。

、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患者自行拔除、管道固定不牢固、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1]。其中,患者自行拔除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患者意识状态、疼痛不适、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有关。此外,管道固定不牢固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固定方法不当、胶布粘性减弱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如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维护、未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问题等,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二、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措施

留置胃管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然而,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对治疗效果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制定并落实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对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首要环节。最新的护理理念强调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和合作,因此,加强健康宣教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留置胃管的目的、重要性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或视频,让患者及家属直观了解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他们对留置胃管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识别留置胃管的标识,并告知他们如何观察和保护胃管。例如,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胃管是否固定牢固、有无脱落或移位等情况,以及如何正确清洁和更换固定装置。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强调患者及家属在患者活动或变换体位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胃管,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疏忽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同时,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以便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2.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是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措施[3]。护理实践强调标准化、精细化的操作流程,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留置胃管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细节管理,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例如,在固定胃管时,应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方法,确保胃管固定牢固且不易脱落;在更换胃管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在患者活动或变换体位时,应格外关注胃管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防止其自行拔管。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协作。在患者病情变化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等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护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3.加强患者评估和监测

患者评估和监测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合作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或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加强对患者留置胃管期间的监测。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胃管的位置、固定情况以及患者的反应。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如胃管移位、脱落或患者表现出不适等,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此外,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也是加强患者监测的重要手段。例如,采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胃管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加强患者评估和监测,护理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4.增强护理人员技能和责任意识

护理人员的技能和责任意识对于预防非计划性拔管至关重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分享会等活动,使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定明确的护理操作规范和奖惩制度,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的改进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此外,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是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定期召开护理例会、开展团队合作训练等活动,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患者评估和监测以及增强护理人员技能和责任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然而,护理防范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患者个体差异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防范策略和方法,为留置胃管患者的安全治疗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邢银花,高晓琴,雷琼.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甘肃科技, 2022, 38 (17): 87-89+128.

[2]张杭萍. 在普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胃管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 (02): 4-6.

[3]黄晓艳. PDCA循环管理预防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 (01):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