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第一种形态运用 坚决筑牢第一道防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深化第一种形态运用 坚决筑牢第一道防线

娄靓涛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511458)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我们要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各项要求,在执纪审查工作实践中,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保持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治病于初萌、防病于未然

一、以问题为导向,做到主动出击,拓宽问题来源渠道

实践运用“第一种形态”,实质就是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一是拓宽问题来源渠道。以问题为导向,在线索处置、案件查办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注重从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各类检查督查、各类会议通报和领导反复要求等方面主动发现和收集问题,将监督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二是强化问题分析研究。通过认真分析梳理发现和收集到的问题,研究问题症结和发展趋势,查找是否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第一种形态运用提供有利条件。三是明确约谈重点问题。本着把问题谈透、把矛盾谈开、把思想谈通的原则,因人而异选取不同重点问题,做到早判、早介入、早提醒,约谈提醒谈话既有咬耳扯袖的提醒,也有一针见血、毫不客气的批评,还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教育,体现谈话的针对性和严肃性,避免谈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二、规范谈话程序,认真排兵布阵,提升约谈质量效果

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安排部署约谈提醒工作,通过“红脸出汗”严明纪律、传导压力。一是建立约谈专项小组。组建谈话小组,明确组长、成员人选及工作职责,对约谈工作详细研究和部署,强化约谈效果,为约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二是制定专项约谈方案。认真区分问题类别、对象性质和个体差异,逐一制定详细的谈话方案,确保谈话方案紧盯党纪法规和企业规定、紧盯存在问题、紧盯岗位职责,进一步强化谈话方案的具体化、规范化、精准化。三是理顺谈话程序。为强化对谈话过程的把关和监管,明确工作责任,减少随意性,增强针对性,确保谈话实效,谈话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和谈话提纲,并按程序报批。针对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应急情况,提前制定相应处置对策,以便有效应对、妥善处置,防范不良后果的发生。

三、抓住问题关键,实现精准打击,强化监督提醒力度

针对不同人员不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区别对待、综合施策分类处置,实现精准打击一是重点突出靶向监督。将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贯穿于约谈过程,谈话中把被谈话人存在的问题和“痛点”点到位,把利害关系讲到位,把努力方向指到位,让被谈话对象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汇报剖析,帮助谈话对象正视问题,督促提醒被谈话人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以改正。二是始终强调教育引导。提醒谈话时,既讲党纪国法企,又讲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被谈话人积极转变思想,变压力为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被谈话人对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正确行使权力,落实“一岗双责”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更加务实的举措。三是树立严管厚爱原则。谈话提醒体现的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注重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通过谈话提醒,对履职不力、管理不善、担当不够的管理人员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让存在轻微问题的党员干部深刻自我反省的同时,又从思想上激励、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指导,做到既严格管理教育监督,又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真力培养,激发约谈对象干事创业热情

四、标本兼治相结合,持续巩固防线,做好“后半篇文章”

认真做好运用“第一种形态”的“后半篇文章”,及时组织开展跟踪回访和监督检查。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适时做好形态转换工作。一是做好跟踪回访。为进一步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约谈提醒发挥实效,在约谈提醒后,强化对问题整改的跟踪问效,规范做好被约谈管理人员回访工作,重点了解思想认识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等,确保约谈走形式,整改走过场,问题不留死角,有效避免“一问了之”、“一谈了之”现象。二是做好形态转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落实“第一种形态”工作不重视、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形态转换,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在运用“第一种形态”进行批评教育、谈话函询时,发现有其它违纪问题,则准确恰当运用后三种形态作出相应处理。三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强化作风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做实做细以案促改工作,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第一种形态”的运用是一门大学问,在执行过程中,坚持严在日常、抓在平常,把纪律挺在前面,推动“第一种形态运用”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真正使纪律立起来、严起来,体现“严紧硬”的态度、“护森林”的理念,防止小错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