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湿热病证辨治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妇科湿热病证辨治的临床研究

张艳利

  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  甘肃 平凉  7441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湿热病证的辨治效果,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特定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妇科湿热病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下身不适、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基础上,共计招募100名妇科湿热病证患者。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研究所设计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临床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评分来评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的提高幅度也更大。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针对妇科湿热病证采取的特定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治疗方案的具体机制和长期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妇科湿热病证、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妇科湿热病证是中医病理学中的一种常见病证,主要由湿热之邪侵袭女性下焦而引起,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下身不适、分泌物增多、异味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妇科门诊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尽管传统医学和现代医疗手段为该病证的治疗提供了多种方案,但由于病因复杂、症状个体差异大,其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妇科湿热病证的病因和病机复杂多变,传统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针对部分症状进行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针对妇科湿热病证的临床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辨治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系统评估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对妇科湿热病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本研究不仅关注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更加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力求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实现对患者全面的关怀与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进行,共纳入100名符合纳入标准且未曾接受过相关治疗的妇科湿热病证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女性,中医诊断符合妇科湿热病证标准,具有下身不适、分泌物增多等典型症状。排除标准包括:同时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近期内接受过其他妇科疾病治疗的患者。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观察组接受本研究设计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内服、外洗和生活方式指导。中药内服方由黄连、黄芩、白术等药物组成,旨在清热利湿、调和脾胃;外洗方采用苦参、黄柏等药物,每日1次,连续使用4周。生活方式指导包括饮食调整、避免湿热环境和适度运动等。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菌消炎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卫生指导。所有治疗持续4周,随访期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按照中医症状积分表进行评定,包括下身不适、分泌物性状、异味等指标,每项症状根据严重程度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轻。生活质量通过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量表进行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八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0名妇科湿热病证患者,经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两组在治疗前的基线数据(如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临床症状改善

治疗后,观察组在下身不适、分泌物性状、异味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症状

观察组治疗后

对照组治疗后

P值

下身不适

1.20±0.45

2.00±0.50

<0.05

分泌物性状

1.10±0.40

1.80±0.60

<0.05

异味

1.00±0.30

1.70±0.50

<0.05

2.2生活质量评分

表2:治疗后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F-36量表维度

观察组治疗后

对照组治疗后)

P值

身体功能

85.00±5.00

75.00±8.00

<0.05

角色功能

80.00±6.00

70.00±9.00

<0.05

身体疼痛

82.00±5.00

72.00±7.00

<0.05

一般健康状况

80.00±4.50

68.00±6.50

<0.05

活力

83.00±5.00

73.00±8.00

<0.05

社会功能

84.00±4.00

74.00±7.00

<0.05

情感角色

81.00±5.50

71.00±8.50

<0.05

心理健康

85.00±4.50

75.00±7.50

<0.05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综合治疗方案后,不仅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在生活质量的提升上也表现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综合治疗策略对妇科湿热病证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3.结论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系统评价了一种针对妇科湿热病证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综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身不适、分泌物性状和异味等症状明显减轻,且在生活质量的多个维度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显示出综合治疗方案对妇科湿热病证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在妇科湿热病证的治疗中采用类似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实现对患者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建议后续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及其对不同亚型妇科湿热病证患者的适应性,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21.

[2]王纪湘.学习“清理湿热在妇科临床中的意义”一文的体会[J].江苏医药,1977,(03):14-16.

[3]陈继香.妇科调气解毒方通过作用于NF-kB/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治疗湿热型子宫内膜炎的机制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