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治疗结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基础治疗结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周琰  昝咸阳  孙茸

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   湖北省  4424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2.01-2023.01于本院行慢性牙周炎治疗的患者60例,参比组(基础治疗,n=30),分析组(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与参比组相比,分析组干预后牙周指数较参比组佳,缺牙数下降,复发率更低,疗效佳(P<0.05)。结论: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可有效降低缺牙数,防止复发,可能与干预后牙周指数改善有关。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缺牙数;牙周指数

    在牙科中,慢性牙周炎属于一种较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之一,诱发原因与牙菌斑在口腔中堆积,所导致的一系列炎症症状,发病后主要以活动性牙周病、牙龈炎、牙槽骨吸收等症状为主[1]。若是未及时对患者治疗,会导致其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情况,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引入牙周维护治疗手段,则可减少牙周附着,降低牙周袋深度,进而控制炎症。笔者本次研究是在基础治疗角度,联合牙周维护方案,最终有效地提升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成效,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资料

抽取2022.01-2023.01于本院行慢性牙周炎治疗的患者60例,参比组中男/女=17/13,年龄26-78(55.20±3.25)岁;分析组中男/女=16/14,年龄26-77(55.35±3.41)岁。比较(P>0.05)。

1.2方法

1.2.1参比组 基础治疗

即为应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初步干预,同时人工进行手工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等,术后给予患者相应药物,并联合应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即可。

1.2.2分析组 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

    (1)影响因素分析:全面观察患者牙周状况,明确患者是否有其他慢性口腔疾病,避免因其他病影响患者牙齿恢复。若患者有牙龈萎缩这一疾病,还需强化对该病的干预支持。

(2)制定个体化的牙周维护方法:患者出院后,需教会其正确刷牙及使用牙线的方法,以及如何进一步预防牙周炎发展的方法;告知病情严重的患者需定期入院接受检查。

(3)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口腔习惯:如禁烟禁酒、减少吃刺激、坚硬的食物等;在无法即时刷牙的环境中,如何应用牙线或是漱口水清除菌斑的办法等。

1.3观察指标

    ①牙周指数:干预1年后评测,包括牙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数3项;②临床效果:根据附着情况及牙周出血情况变化判定效果,若是完全治愈称之为显效,病情未变化甚至恶化称之为有效,有所改善称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1-无效占比之和。

1.4统计学评析

借助SPSS 26.0 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牙周指数

    表1,分析组干预后牙周指数水平较参比组佳(P<0.05)。

表1 牙周指数(/分)

组别

例数

牙沟出血指数(分)

菌斑指数(分)

牙周探针深度数(mm)

分析组

30

2.31±0.52

1.61±0.39

3.51±1.34

参比组

30

0.91±0.13

0.71±0.21

1.50±0.72

t

10.814

11.128

19.292

P

0.000

0.000

0.000

2.2 临床效果

    表2,分析组干预后临床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

表2 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分析组

30

20(66.67)

9(30.00)

1(3.33)

29(96.67)

参比组

30

15(4.95)

9(30.00)

6(20.00)

24(80.00)

χ2

--

--

--

4.043

P

--

--

--

0.044

2.3 缺牙数及复发情况

    表3,分析组干预后年均缺牙数更少,牙周炎复发患者例数更多(P<0.05)。

表3 缺牙数及复发情况

组别

例数

年均缺牙数(个)

牙周炎复发(例)

分析组

30

0.55±0.06

1(3.3)

参比组

30

1.41±0.20

9(30.00)

t/χ2

22.558

7.680

P

0.000

0.005

3、讨论

当前慢性牙周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及时治疗可延缓病症转归进程。从治疗方式上看,基础治疗为该病干预常用手段,借助冲洗方式,将病变组织中的脏东西完全清洗,在初步干预完成后,引入龈上牙石洁治,将其上所含有毒素的病变组织逐步清除,并进行表面修整,使牙根面恢复平整光滑[2]。但上述干预方式不足在于无法完全将致病危险因素清除,患者仍有较大可能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因此,需在基础治疗同时,分析可能诱发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因素,做针对性维护支持,开展更全面的治疗,以提升干预成效。

本次干预后,结果显示,与参比组相比,分析组干预后牙周指数较参比组佳,缺牙数下降,复发率更低,临床疗效更显著;这一结果也说明了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是有效的。分析原因:既往有研究

[3]显示,诱发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与口腔中厌氧菌感染有关,这会影响其中微生物的平衡。虽然患者在医院进行基础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但在居家期间若是仍不注意口腔卫生,牙周炎复发几率是较高的。本次治疗中,针对导致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入手,定期监测患者刷牙情况,清除口腔中的脏物。虽然牙菌斑在基础治疗后已经祛除,但在每日进食后,不定期刷牙新的牙菌斑依旧会在牙齿表面不断形成;故有必要每天坚持牙菌斑的清除治疗。因本次研究随访周期为1年,为保证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随访结果,为患者定制更具有针对性的牙周维护方案,以避免患者出现牙周炎复发,减少缺牙或牙齿脱落的风险等。

既往有学者[4]认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细胞因子数量与炎症因子表达存在相关性。故检查牙周指数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本次干预中,让患者习得正确刷牙方式,是避免牙菌斑形成。因为食物残渣及细菌易附着在牙齿表面,还会在牙龈及牙间隙中积累[5]。上述物质会与唾液中的无机盐、牙面菌斑、糖蛋白、微量元素等共同反应形成牙结石,此时通过刷牙则无法去除;措施中建议患者运用牙线,同时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均能够起到预防牙菌斑及牙石形成的效果。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牙周维护计划,以及时帮助患者发现可能诱发疾病复发的因素,预先采取措施控制病情[6]。基础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坚持规范的口腔清洁行为,才为保证治疗效果长期提升的主要原因。

综上,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可有效降低缺牙数,防止复发,可能与干预后牙周指数改善有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蕾,娄新哲,苏盈盈. 牙周护理指导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维护期口腔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23,58(12):1378-1381.

[2] 张勇,蔡宇,薛绯,等. 牙周手术治疗对残留牙周袋长期疗效的评价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3):342-346.

[3] 沈秀丽,张艳,姜智雯,等. 口腔种植术后牙周维护临床实践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24):3827-3830.

[4] 徐建红,张蓉. 手工器械联合超声治疗仪龈下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3):134-136.

[5] 陈凯娟. 基础治疗结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1):60-61.

[6] 赵孟欢,屈焕. 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婚育与健康,2022,28(2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