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浅谈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

和辰雨

身份证号:410822199703135518

摘要: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广大市民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地铁车站的节能要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地铁车站能耗大户的照明系统,在满足运营安全和需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改造和控制模式优化等措施,仍有大量节能潜力可挖。基于此,本文对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及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

1 照明分类

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车站照明可以分为公共区域照明、设备区域照明和区域照明。公共照明包括乘客出入区的照明,包括车站大厅公共空间、车站公共空间、出入口通道和天花板;设备区照明包括人员出入区的照明,包括设备使用室、行政室和设备区入口;间隔照明包括车辆行驶和停靠区域(如间隔隧道、停车线等)的照明。根据使用情况,车站照明可以分为应急照明、一般照明和广告照明。紧急照明是站级负荷,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为人员疏散和紧急疏散提供适当的照明,也可以作为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照明;一般照明,即站的一般照明,主要为站的正常运作和维修等提供照明。当火被扑灭时,它会被切断电源广告照明主要为车站的商业广告或公共服务广告提供照明,为车站的三级负荷提供照明。

2 地铁电力照明技术应用中的不足

2.1 配电方案设计不合理

配电系统供电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部分地铁站在制定配电方案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双回路电源供电问题,经常会出现三级用电设备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在设计配电变压器时,没有根据地铁运行系统进行工程防范的科学设计,内部线路保护装置不完善,不能满足整个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要求,无法进行科学调整,不能满足不同等级配电需求。还有部分地铁运行系统对于电力照明中的能耗控制不重视,不了解灯具耗能特征,导致选择的变压装置适配度不高,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比较大。

2.2 智能照明系统研发应用不足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地铁工程系统建设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撑,将其应用到电力照明系统中,能够实现对地铁电力照明技术的改进、优化和更新。但从目前地铁电力照明技术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智能照明系统研发应用不足的情况,没有对整个照明系统进行细致、全面研究,没有注重细节分析,导致智能照明系统运行不合理,不能满足节能需要。

2.3 新型光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地铁电力照明技术在应用和发展期间,应注重多种新技术的合理运用,根据地铁照明的实际需要进行系统的合理规划,提高新型光源的利用水平,保证地铁照明效果。但实际上,在运用新型光源之前没有对地铁照明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导致所选择的新型光源不合理,运用方式不科学,无法发挥新型光源的真正作用,不能为电力照明节能技术的有效落实提供技术支撑。而且还存在新型光源应用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不能有效协调成本能耗控制与照明效果之间的关系。

3 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改善措施

3.1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照明节能管控系统设计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照明节能管控系统是地铁照明节能及智慧化管控升级改造的中枢,其区别于传统地铁照明系统改造之处在于,传统地铁照明系统的改造大多从路灯、电缆线路等方面进行节能选材与优化布局,而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照明节能管控系统则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传感器、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等对地铁照明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管与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光,高度适配地铁照明需求,减少地铁照明设施运行的能源消耗。

3.2 提高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水平

必须根据地铁运营技术的特点对地铁节能模式的运行要求进行有效研究,特别是考虑到照明均匀性影响的各个方面,以便照明系统的灯具数量设计和施工要求能够智能照明系统的具体研发工作还应总结接触器的应用效率,根据电气触点的特性制定分区控制计划的具体战略,以便满足照明相关技术的应用需求。

3.3 提高新光源的利用率

在地铁节能技术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有效总结新光源的突出应用价值,特别是分析LED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使充电点能够以更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扩散运动,并有助于控制科学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子一体化进程中的能源排放特征,特别是深入审查新光源的发光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光源与传统光源之间的差异单管或双管荧光灯最初设计为普通管,每个部件中有一个或两个普通管。

3.4 确保配电科学合理

地铁电力照明对车站各个部分正常运作影响大,故而要保障照明稳定与可靠。地铁照明依靠电力支持,因此应做好配电方案设计,既要满足照明用电需求,又要通过合理的配电设计达到节能的目的。加强相关的研究,围绕一级负荷与二级负荷展开,在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情况下,做好与之相关的使用特征的分析和总结。依据分析和研究的结果,从配电出发进行节能控制研究,并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提高能耗控制效果,这样照明节能成效也就会更加突出。配电能耗控制中要关注空载问题,积极研究控制策略并实施,从整体上提高照明节能的技术水平。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应用中,涉及到配电部分,需要加强对配电装置的关注,尤其是变压器。实际操作中对变压器各个方面分析,主要包含防潮、应用特征、防腐蚀等。总结相关情况基础上,准确确定额定负载,然后对这个方面的能耗有目的和针对性控制管理。变压器配置应做到科学合理,明确照明设备的需求,然后进行配置,在满足配电需求之外控制设备能量耗损。

3.5 地铁照明设施升级改造

地铁照明设施的升级改造是地铁照明节能及智慧化管控升级改造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地铁市政照明设施节能性差、故障率高等问题,市政工程管理处等职能部门应对地铁照明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将原先相对陈旧的落后的高压钠灯、LED灯替换为节能性更佳的新型LED灯,利用新型LED灯的高光效、抗光衰等优点提高地铁照明设施运行的绿色节能性,积极响应地铁照明系统节能降耗的号召。在具体实施时,应以群众需求为核心,针对居民群众反映的“照度不足”的路段及区域,增补和完善照明设施;针对故障频率高,使用寿命到期、光通量降低的路段及区域,普及使用绿色节能型LED光源;针对重要窗口与交通枢纽区域,集中改造运行缺陷的灯(钢)杆、线缆和箱变设备,消除道路照明设备安全隐患;同时,加强智慧灯杆应用和5G设备搭载等,确保民生道路照得亮,主干道路靓眼眸,重点片区有特色。

3.6 提高照明系统控制能力

地铁照明系统节能过程中,提高照明系统控制能力是重点。这是因为不仅与服务质量及运维安全息息相关,还与耗能有很大关联。地铁电力照明有复杂性,涉及到各个照明部分,比如公共区域照明、应急照明、广告照明等。实际控制中可使用BAS或建立专用智能照明系统统一调度,可实现对回路的管控,提高光模块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地铁电力照明利用BAS进行组控,智能化程度高,对于各个模块的照明实时展开亮度、均匀度等控制。根据时段灵活调整和智能切换,既有助于控制能耗,又能为照明系统节能优化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地铁运行离不开电力照明系统支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控制技术问题,导致照明存在比较大的电能损耗,使地铁整体运营成本升高,并且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新时期地铁电力照明要做好节能技术研究,构建与完善地铁电力照明智能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与调整,达到节能目标,有效控制地铁照明成本,确保运行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荣垂凯.地铁智能照明系统节能优化措施探讨[J].光源与照明,2023,(04):74-76.

[2]任海蛟.地铁电力照明节能技术[J].电子测试,2021,(09):101-103.

[3]石灵灿.地铁工程照明设计节能[J].居业,2018,(0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