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于巧林、赵丽娜、周学武、张丽超、王旭、闫学文

15262819891220260X 152527199310045128 150429198507264616 15040419900125141X150426198208120357 140222199305289038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改善我国交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道路桥梁施工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的特点,还要做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文章对公路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道桥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的修建数量不断增加。随着道路桥梁的普及,其建设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道理桥梁上,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快、行车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对道路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面的使用时间又相对较长,所以路面施工质量是影响道路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1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是市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城市道路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道路的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设备使用和质量控制等。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和不断改进,对于保障道路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确保道路层层结构的稳定性,减少道路损坏和塌陷的风险,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其次,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合理组织施工流程,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另外,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少噪音、扬尘、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也可以推动城市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对道路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2道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填土路堤技术要点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在施工区域设置标高点,每隔10~15m标定一个点,并在放样标杆上标注,以此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参考。填土路堤技术一般采用分层填筑方法,保证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具体应优化处理土堆间距,结合自卸车的容量,按照施工标准计算每次填土量,设置卸料点并管理填土厚度,并针对超过10cm的大块填土,进行打碎处理。而使用性质不同的土壤应采用分层处理,确保每层至少50cm的填筑厚度。在使用推土机进行初铺作业时,所有填土层均应按横坡向铺设,以确保填土的均匀性,且填土厚度应控制在8~30cm范围内,以保持施工质量的稳定。在最后的压实环节中,多采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土壤的压实,并根据不同情况遵循不同压实原则:对直线型公路,采用从两侧至中间的原则;曲线型公路采用由内至外、由慢至快的原则。同时,压路机的重叠宽度应控制在40~50cm,以确保良好的压实效果。

2.2路面底基层施工

底基层材料通常采用砂砾土或砾石土,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即粗料的压碎值不能超过28%,粗料的粒径需小于32mm,以保证底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按照要求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测。路面底基层施工一般采用层铺法,进行路面底基层施工前,需要对路基土或路堤进行土工处理,包括土壤加固、填充和排水等,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符合施工要求。底基层压实通常采用大型振动压实机械或压路机,压实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压实频率,并进行密度和厚度检测等,避免底基层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此外,需要根据材料类型和气候条件,加强对施工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2.3落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技术人员必须对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道路桥梁宽度的合理设定,选择恰当的桥墩结构,将各方面的细节因素考虑在内,然后才能正式进行施工。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桥墩施工是关键所在,需要设计人员对照公路桥梁在承载力方面的现实需求,确定好桥墩规模,将地基支护作业落到实处。对比其他结构形态,混凝土桩本身的承载能力更强、稳定性更好,同时施工简单,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节约成本。施工环节,技术人员必须对桥墩所处位置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如果有软弱土层的存在,则需要将其全部清除,使用填料进行填筑压实,然后再对混凝土桩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质量和效果。不仅如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还应该对钢筋网框架的焊接效果进行检查,保障钢筋配置数量合理,焊接牢固,这样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才不容易出现钢筋断裂的问题。

3道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落实施工计划,并协调好各工种之间的关系。负责人要经常深入一线,帮助施工人员解决施工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定期召开调度会议,根据下一阶段施工内容制订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为现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另外,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只有在确保上一道工序的质量过关之后,才能够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2健全管理组织架构

健全的管理组织架构有助于合理规划和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确保施工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合理的组织架构有助于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减少管理层级,避免信息传递的滞后和误差,从而提升管理效能和决策的准确性。以此,具体应做到在管理组织架构中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确保每个环节有专人负责,避免职责模糊和信息交叉;控制管理层级的数量,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迅速性;在组织架构中设立交叉部门或小组,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解决问题时能够形成多方智慧;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统筹协调各个项目阶段,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建立定期的管理评估机制,对管理组织架构进行全面检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3施工方法创新

现代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化施工、自动化施工和信息化施工等。机械化施工是通过引入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施工方式。例如,使用挖掘机、压路机、铣刨机等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成本,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自动化施工是指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完成施工任务,如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事故的发生。信息化施工是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施工管理和监控,如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测、材料的追溯和管理等。这些技术提高了施工的可视化程度和管理的科学性。除了传统施工方法和现代施工方法,还可以通过创新施工工艺来改进道路施工。例如,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质量,提前发现施工不合格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采用新型材料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承接的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复杂程度与日俱增,由此还要强化道路桥梁建设,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推动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毅.关于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5):165-166.

[2]张旭.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6):233-234.

[3]黄燕飚.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38+140.

[4]刘泽东.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J].智能城市,2019(24):147-148.

[5]李卫东.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