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浅谈如何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蒲长菊

 63012119890328152X 

摘要:建筑施工领域中,质量管理对于确保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文章论述了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从人,料,施工过程及加强质量验收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从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立质量责任制度、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规范购买及储存过程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科学施工方案、严格实施施工工艺,以及强化现场质量监控等几个方面来保证建筑项目质量的有效管理与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作为保证工程项目成功完成的基石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坚固耐用性以及功能性。通过强化质量管理来满足现代建筑实践对工程标准及客户需求越来越苛刻显得非常重要。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策略在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与工期延误,确保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所以探索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已是业内当务之急。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这一原理,反映了业界对工程质量控制所采取的根本态度与方法论。其中主要有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都应参与到质量管理之中,确保质量控制覆盖项目的每个角落。过程控制原则认为,优质的最终成果源于每个环节的高标准执行,因此,应在施工的每一个步骤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以避免最终结果的偏差。预防为主原则重在问题早发现、早防范,轻在事后整改。它是指通过早期介入及风险评估来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持续改进作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又一核心原则,促使项目团队对施工方法与过程进行持续评价与优化,从而逐步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益。最终,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原则强调了项目中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如设计师、承包商、供应商和客户,都应该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

2.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加强人员管理

2.1.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要想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就必须要有多元化教育与培训措施。其中涉及到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熟练运用最新建筑技术与技巧。培训内容要涵盖新兴建筑材料应用,现代施工设备操作,施工安全知识,和质量控制标准。另外,对施工人员加强法规、标准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施工中遵守要求也是提高素质的重点。介绍定期进行能力评估与技能认证能够激发员工不断学习、获得个人职业发展的动力,而通过建立知识分享平台、鼓励经验交流、案例学习等方式则有利于塑造不断学习、自我提高的企业文化。

2.1.2 建立质量责任制度

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就是要对每个施工环节都确定质量目标,确定责任人。其中包括编制周密的质量管理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等。通过建立严密的责任追溯机制来保证每一个员工能够了解自身的职责,对工作结果负责。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公正的奖惩系统,对于达到或超出质量标准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对于造成质量问题的行为实施处罚,以此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同时通过定期召开质量审核、评审会议等方式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价,依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保证质量责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促进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加强材料管理

2.2.1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就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而言,材料的质量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先建立起材料质量综合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应该覆盖从选材,采购,检验直至入库等各个环节。在选材阶段制定了严格的选材评估与筛选标准,以保证所使用的原料全部达到国家与行业安全与质量标准。另外,和具有良好信誉并拥有相关质量认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也是保证材料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引进先进的物资检测技术与装备,通过抽样检测供应商供应物资,保证物资满足项目要求后再入库。对于在检验中查出的不合格材料必须马上采取应对措施,或将其退还给供应商或作出必要处理使其达标。

2.2.2 规范材料采购与存储

规范化的材料采购与存储流程是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的关键。首先,需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流程和标准,明确材料规格、性能要求及采购时机,避免因急于采购而影响材料质量。建立评价体系,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和供货稳定性,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在材料存储方面,要求有序管理和专业化操作。为不同类型的材料设计合理的存储区域,确保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湿度,防止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受损。对于易受潮湿、温度变化影响的材料,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比如使用防潮材料包装、定期翻动等,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性能。

2.3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2.3.1 制定科学施工方案

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质量合格的根本。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周密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工程的地理环境,气候特性,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等具体情况。施工方案要包括综合作业流程,施工方法的选择,材料应用规划以及人力资源分配等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具有科学依据并合理安排。同时在规划时还要包含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问题来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不确定因素对于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需经过专业人员进行审查,以保证方案执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灵活、适应性强,应在方案中有一定可调整的余地,使其能随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3.2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否标准化,规范化,对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均按设定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以保证其熟悉并能将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正确运用是达到此目的的关键。在进行施工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设备来提升施工效率,还要保证工艺质量。针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了重点监测,包括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以保证过程的落实。另外,还建立了工艺改进机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实际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2.3.3 加强现场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就是要对每个施工环节都确定质量目标,确定责任人。其中包括编制周密的质量管理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等。通过建立严密的责任追溯机制来保证每一个员工能够了解自身的职责,对工作结果负责。为此,需要建立一套公正的奖惩系统,对于达到或超出质量标准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对于造成质量问题的行为实施处罚,以此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同时通过定期召开质量审核、评审会议等方式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价,依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保证质量责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促进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任务,它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进步,更要深入理解管理策略的重要性。通过综合施策,加强人员、材料、施工过程和质量验收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在建筑施工领域持续推进质量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对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德明. 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强化分析[J]. 居业, 2022, (05): 152-154.

[2]杨晓萍. 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3 (03): 36-38.

[3]郭平涛.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 居舍, 2020, (06):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