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尚晓菲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外科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探究探讨。方法:通过选取80例来自我院近一年内诊治的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患者并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n=40,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n=40,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吞咽功能在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有着更明显的提升(P<0.05),同时观察组的患者相较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的护理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能够有效患者症状的缓和水平,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早期吞咽障碍;脑出血

吞咽困难属于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在脑卒中中发病率较高。在脑出血急性期会导致吞咽困难,脑出血后损伤到管理吞咽的神经,以及导致局部神经传导通路出现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1]。患者出现面舌瘫导致口腔肌肉改变,出现食物难以下咽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脑出血后出现吞咽困难,应采取有效护理方法[2]。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病例进行了选取,旨在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现将研究内容汇编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一年内诊治的的80例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n=40)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康复护理,n=40)。其中,患者的总年龄分布为50-80岁。对照组男性对象占22例,女性对象18例,计算所得平均年龄范围为(66.96±3.58)岁,观察组中男性对象占21例,女性对象19例,计算平均年龄范围为(67.03±3.35)岁。经统计检验发现,两组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占比等资料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分组可以进行后续测试。

1.2  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皆为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②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充分了解并签署了本次研究相关协议。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严重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②患者存在记忆障碍、失语症、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性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对治疗干预进行主动的配合。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的教育指导,基本护理和用药指导。监测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

观察组:在基础的护理上实行额外的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因心理脆弱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失眠状态,及时进行开导保障患者睡眠,改变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放松自然的医疗环境,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避免患者发生心理负担加剧等情况,为患者构建一个轻松无压力的内心状态,保证维持患者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患者因焦躁等负面情绪为预后带来不好的效果。(2)教育干预:通过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沟通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指导相关的护理知识,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有基础的了解并知晓如何应对,减少患者因未知或因对治疗可能带来的的疼痛、效果而产生恐惧的负面情绪状态。通过文字,一对一对话,幻灯片讲解等方式提升患者的治疗顺从性和治疗信心。(3)康复训练: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协助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空吞咽法:患者舌尖顶住门牙内侧,沿硬腭往软腭滑动,做吞咽运动,单组20次。鼓腮法:患者噘嘴鼓腮,坚持5秒,做吞咽动作,重复30次为一组,每天三组。左右伸舌法:患者伸舌向左摆动到最大限度,坚持3秒后缩回,又伸舌向右摆动到最大限度坚持三秒。重复左右伸舌运动20次。上下伸舌法:患者伸舌向上舔鼻子,做最大限度坚持3秒,缩回舌头后又伸舌向下舔下巴做最大限度坚持3秒。重复上下伸舌运动20次。伸舌抗阻力法:患者伸舌,医生把冰棒放在患者舌尖,稍用力将舌头往口腔内推,患者舌尖使反方向作用力稍用力往外推,一进一出彼此拉扯10次,然后将冰棒拿出,患者闭嘴做吞咽运动,重复吞咽10次。

1.4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对比两组受护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对干预前及干预后每1个月记录一次共记录两次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进行对比(评分越低,代表相关的吞咽功能障碍越小),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带来的影响。

(2)对比两组受护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请患者填写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水平自我评测调查问卷,从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效果等多方面请患者参与评分,根据评分填写情况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分采取百分制,其中,非常满意≥90分,89分≥基本满意≥60分,59分≥不满意≥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数+基本满意数)/总数×100%。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对比

通过记录并计算发现,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护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障碍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1个月

护理后2个月

观察组

40

3.98±0.81

2.07±0.52

1.67±0.41

对照组

40

3.87±0.89

2.83±0.48

2.33±0.43

X2

-

0.578

6.792

7.026

P

-

0.565

0.001

0.019

2.2  两组患者的自我评估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相较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满意度(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20(50.00)

16(40.00)

4(10.00)

36(90.00)

对照组

40

10(25.00)

18(45.00)

12(30.00)

28(70.00)

X2

-

-

-

-

5.000

p

-

-

-

-

0.025

3  讨论

长期吞咽障碍通常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而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消瘦、贫血、吸入性肺炎等情况[3-4]。因此对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正确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对护理干预模式的探索也应当得到重视。通过贯彻新型的护理理念发展新的护理模式,围绕康复护理合作探索新的护理细节的必要性不言而喻[5]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采取了常规干预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两种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对比。证明了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满意度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后吞咽功能,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率。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价值得出了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带来了更好的预后效果,有效提升了患者遵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水平,对改善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情况有重要帮助,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庆霞.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2):358-359.

[2]张志娟.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的筛查方法与康复护理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2):286-287.

[3]敖小凤.临床康复护理措施干预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0,6(36):37-38+66.

[4]徐桂英.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04):86-87.

[5]蔚晓霞.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