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背景下孟连县甘蔗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3

 产业融合背景下孟连县甘蔗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思考

李雅芝

孟连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云南普洱  665899

摘 要 :甘蔗产业是孟连县重要产业之一,充分挖掘并发扬孟连县热区资源优势,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甘蔗栽培技术 ,以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发展甘蔗产业。产业融合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效率、促进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通过技术的渗透与支持、提升产业关联、拓展新业态,使其向生态、低碳、循环和高质量的农业转变,为孟连县甘蔗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甘蔗产业,产业融合,存在问题,发展措施

孟连是云南省主要的糖料基地之一,甘蔗产业成为了孟连县的支柱产业,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孟连县蔗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二五”以来,全县甘蔗入榨面积保持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甘蔗入榨量38万多吨,年产值 1.27亿元以上,对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地方财税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甘蔗种植和生产情况

孟连县地处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辖区内国境线长133.4km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积温7160,年平均降雨量1350mm,年平均日照2063小时,有耕地面积20567 h2,孟连县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及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特别适宜甘遮的种植生产,但同时孟连属于典型的半山区县有傣族、拉祜族、佤族等21个少数民族聚居,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及生产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甘蔗多种在坡地和缓坡地,甘蔗种植地基础设施差,几乎无灌溉条件, 绝大多数地块的灌溉只是靠自然降水供给诸多因素制约孟连县甘蔗产业的发展2022/2023榨季孟连县内共种蔗6个乡(镇)36个村委会350个村民小组7261户30146人,总种植面积76543亩,甘蔗总产量334106吨(其中:入榨产量314106吨;用种20000吨),甘蔗总产值148859655元(注:种子450元/吨计算),甘蔗平均单价445.55元/吨,甘蔗平均单产4.36吨,平均亩产值1944.80元/亩,户均收入20501元/户,人均收入4937.96元/人。有制糖企业1户、共2条生产线昌裕公司2022/2023榨季甘蔗收获总面积为204354亩(其中留种面积11444亩,入榨面积192910亩),共入榨甘蔗761381吨(含境外),产白糖104438吨,产酒精4409吨,整个榨季甘蔗平均糖分15.77%,出糖率13.72%,甘蔗农业总产值326812514元,工业产值7.5亿元,总产值10.7亿元。稳步扩大现有糖料种植面积,全产业链重塑蔗糖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把蔗糖产业打造成孟连县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巩固好孟连蔗糖产业在全省的核心地位,促进蔗农增收,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蔗糖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2孟连蔗糖产业发展优势

2.1热区资源丰富。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l33.399公里。孟连最高海拔2603米,最低海拔500米,立体气候明显,作物呈立体化种植,全县年均气温19.9℃,年均日照时数2110.4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375.1毫米,有丰富的热量和雨量资源,特别适宜甘蔗种植生产。

2.2重要的蔗糖主产区。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仅次于巴西、印度位居世界第三。截止目前,云南省是全国蔗糖生产第二大省,占全国比重的14.78%,仅次于广西。2023年,孟连县甘蔗种植面积占云南省的13.5%。

2.3境外替代种植空间大。孟连县境外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2年增加到9.2万亩,主要由勐啊口岸、芒信口岸入境。

3孟连县蔗糖产业发展取得成效

3.1科技支撑能力凸显。2021-2023年,孟连接受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辐射县任务委托,滇南蔗区宜机化甘蔗品种及机械化生产综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与应用,建立了1个50亩的8个品种的甘蔗品种试验。

3.2良繁基地巩固。孟连县被列为国家糖料基地县,孟连县建成县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面积2000亩,扩繁面积5000亩,引进了数量较多的甘蔗新品种进行试种、繁育和推广,目前全县的新一代甘蔗良种推广应用率达到93.6%,与省农科院共同建立糖料良种试验基地,甘蔗入榨量达76.14万吨,总产值10.7亿元。

3.3确定健康种苗名录和主推技术。开展甘蔗生产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的筛选工作,确定了以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名录,主要是云蔗08/1609、云蔗05/49、云蔗05/51、云蔗07/1433,新台糖1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新台糖22号、柳城03/182、柳城05/136、粤糖93/159、粤糖00/236、粤糖86/368、川糖79/15、云引58号等地方优良品种,并结合云南省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进行补贴。确定了以甘蔗全膜覆盖技术、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为主的主推技术。

3.4 传统优势蔗糖产业的支撑。蔗糖产业是孟连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加快蔗糖产业的提质增效,孟连县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全力推动蔗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4年10月,是一家从事甘蔗种植生产白砂糖及酒精加工的民营企业,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公司初建规模为日处理甘蔗500吨当时孟连糖厂只有一条生产线,大部分设备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含量,很多设备都靠人工操作。70年来,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做优做强孟连蔗糖产业,多次技改,更新更换生产核心设备,压榨、动力、制练等车间均采用了自动化操控系统,包装室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堆码,生产规模由过去的日处理甘蔗500吨,提升到目前的6500吨。整个生产的安全率大大提高,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孟连充分发挥蔗糖产业在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谋划部署,全力推动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在把握政策机遇、蔗糖原料基地建设、提升产业机械化水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利益联结促农增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确保到2025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境内10万亩以上,农业产量达50万吨以上。

4孟连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甘蔗产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多种产业争地现象依然明显。孟连县甘蔗种植的坡地、换坡地,土壤耕作层浅,土壤肥力低。春秋干旱严重。近几年,孟连县多种种植产业的发展,如牛油果、茶叶、咖啡、彩色花生、水果甘蔗等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增,糖料甘蔗种植面积逐渐往山区移,甚至有部分原种植糖料甘蔗水肥条件较好的耕地也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4.2甘蔗种植劳动强度大、效益不高,耗费劳动力。“十三五”期间,孟连县区的新植蔗种植成本约为2000元,宿根蔗种植成本约为1000元,收砍的人工费最高时可到每吨190元,农村年轻劳动力十有八九都是外出务工,在集中收砍甘蔗季节一工难求。甘蔗的收购价近几年始终保持在每吨 450元左右。同时农资价格的不断上升,如作为底肥的复合肥由原来的128元增至150元一袋,作为追肥的金沙江牌尿素原来的95元增至120元一袋。导致种蔗效益不明显,加上农村空心化,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

4.3机械化程度不高。孟连县糖料蔗收获均靠人工砍伐完成,糖料蔗人工收获不仅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收获成本高,严重影响蔗糖产业的发展。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是甘蔗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孟连县蔗区连片率低,目前规模经营50亩以上面积小,并且蔗区多属坡地不利于机械耕作,连片种植适宜机械耕作面积不足15%,实现机械化耕作难度大。

4.4蔗糖精深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孟连制糖企业仍停留在“糖+酒精”的粗放加工模式上,糖业产业链短,生产的产品单一,综合开发利用不足,蔗糖产品大多只作为原料出售。

5孟连县产业融合下甘蔗产业发展措施

5.1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到2026年末,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以娜允镇、芒信镇、富岩镇、景信乡等为重点,将全县“两区”划定的糖料蔗生产保护区落到实处,每年新种植糖料蔗面积不低于2万亩;加强优势特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糖料蔗基地“坡改台”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提高糖料蔗单产,大力推广糖料蔗生产宜机化进程,实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着力实施坡改台和中低产蔗田改造。根据糖料蔗生产发展需要,目前,全县约有6万亩糖料蔗种植在山坡地。计划通过实施项目,对现有坡地、小台地、中低产蔗田改造为宜机化大台地。2024年—2026年,每年实施改造2万亩,3年实施改造6万亩。充分发挥孟连区域市场前沿优势,争取提高糖料蔗进口配额,优化人员物资出入境、缅籍工人合法入境、海关通关便利化等措施,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开发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检验检疫等政策。

5.2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发挥国家、省糖料蔗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孟连辐射县技术推广站作用,通过开展品种引选,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不断优化蔗区品种结构。加快糖料蔗优新良种繁育,建立孟连良种繁育基地,加快糖料蔗优新良种繁育推广,实现糖料蔗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推行药、肥、膜一体化高效栽培、糖料蔗宽膜双沟覆盖丰产栽培、旱地糖料蔗全膜覆盖轻简栽培、宿根蔗丰产栽培集成技术、糖料蔗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一批示范典型。

5.3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大基地建设。坝区围绕宜机化改造,以完善沟、渠、路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排灌和机械化水平,建设一批“吨糖田”;山区、旱地围绕高优蔗园建设,以解决蔗区用水为重点,加快推进蔗区土地整治、坡改梯、五小水利、蔗区道路等建设,提高蔗区发展能力。加快糖料蔗机械的推广应用,积极争取国家、省重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加快推进糖料蔗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攻关,开展山地蔗区适宜农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稳步推进山区糖料蔗机械化“分步式”收获。

5.4创新原料发展方式。积极探索蔗区土地流转新模式,引导和规范蔗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糖料蔗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村组、种植大户的培育扶持,提高糖料蔗种植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糖料蔗种植收益。支持制糖企业与蔗农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自建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发展糖料蔗种植,稳定糖料蔗原料。鼓励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成立糖料蔗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糖料蔗生产的机耕机耙、机种机收、统防统治等环节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

5.5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加快推进蔗糖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糖料蔗良种种植、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建设。加大绿色高效种植技术集成推广,建设一批绿色有机糖料蔗种植基地。加强糖厂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化生产。鼓励和支持制糖企业进行ISO9001、HACCP、GAP认证,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的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支持企业围绕“龙血树”牌白砂糖,打造附属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树立培育企业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在市场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血树”原生态品牌产品。

5.6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强化“多产融合、多元开发、绿色发展”的理念。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将孟连县打造成为全国一流蔗糖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支持制糖企业改善蔗糖加工装备条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开发糖关联产品、酵母、造纸、饲料、有机肥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延长蔗糖产业链。加快以蔗糖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动发展药食同源功能性糖品、保健型糖品等蔗糖深加工产品。推广滤泥、废渣等生产有机肥、复合肥,扩大其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应用。支持蔗叶、蔗稍生产畜牧饲料,大力发展蔗稍养牛,形成“产业互补、循环一体、联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制糖企业对糖料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张跃彬.邓军.彭新林.甘蔗产业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2]吴才文.赵俊. 刘家勇.现代农业种植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 江覃德. 甘蔗优良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M]. 广西: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