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伦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伦理初探

王 浩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包头 01400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因而,深入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伦理的探寻与研究,能更好的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生态伦理

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召开,在本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正因此,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的价值内核,有助于我们更好、更稳、更有效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强劲动力。

一、主动担责:在高质量发展中践行生态伦理

如今,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俨然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发展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践行生态伦理至关重要。生态伦理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践行生态伦理不仅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首先,高质量发展需要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服务,包括清洁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稳定的气候等。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或面临崩溃,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践行生态伦理意味着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固和健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其次,践行生态伦理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在实践中,践行生态伦理意味着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方式的应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再次,践行生态伦理有助于提升人民的生存质量、增进人民福祉。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倘若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或污染,将导致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土壤退化等问题,进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践行生态伦理意味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健康风险,为人类提供清洁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存条件。最后,践行生态伦理有助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是联合国提出的一项旨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计划,旨在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实践中践行生态伦理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一,它强调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伦理,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地球家园中。

二、大局视野: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文明兴衰的高度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如今,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复杂的生态环境挑战,需要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保护,以全面、系统的方式应对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政府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的科技水平,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并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此外,政府还应该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落地增效,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其次,不断巩固企业改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体地位。企业应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纳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在生产经营中,企业应该加强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加强对环境责任的承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最后,社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广泛参与者和支持者。社会各界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能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推进。同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应该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支持和监督政府及企业的环保工作,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因此,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政府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引导和监管,企业应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履行环保责任,社会各界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发展,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系统工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实践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落地增效。

首先,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生态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及时获取生态环境的数据和信息,为科学决策和有效治理提供可靠支撑。其次,应加强生态环境的规划与管理。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措施,这包括加强生态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和管理,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再次,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需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这包括加强森林、湿地、草原等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加强水资源和土壤的保护与治理,推动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高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力和稳定性。最后,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复杂性,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因此,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

因而,只有加强监测评估、规划管理、保护修复和国际合作,才能有效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者简介:王浩(1995年8月)男,蒙古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