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卢雪  马春晓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因子与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从而探索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诊治的8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分为转移因子组和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其中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8岁;转移因子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16-20岁。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愈合效果、疼痛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促进溃疡面愈合和延长复发时间明显优于转移因子组。结论: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尽快减轻病症和疼痛感,临床值得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口腔溃疡;转移因子;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临床效果               

 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是一种好发于唇、舌、颊和软腭等部位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病损中央凹陷,基底柔软,表面覆有浅黄色或灰白色假膜,患者多伴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对其患者日常休息、饮食的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可迁延多年[1]。ing Shi , Luyin Wang , Yongshang Zhang1, Dan Zhi[2]等人认为维生素B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通过饮食调整或药物治疗获得,

在2005年莫勇[3]采用转移因子与维生素B12咽淋巴环封闭治疗,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诊治的8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分为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和转移因子组,其中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为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8岁;转移因子组为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16-60岁。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局部红、黄、凹、痛,溃疡分布部位较多,每名患者有3-5个溃疡不等,病程2周-6个月。两组之间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数据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⑴溃疡面有“红、黄、凹、痛”特征,覆盖黄色或白色假膜,周边有1mm的充血红晕带,灼痛明显。⑵入选患者至少有2次ROU发病史,且病史1年以上,每月复发1次以上。⑶年龄为10-60岁。⑷患者应为一般健康人群,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等病史。

1.2研究方法

近期内未用免疫药物。转移因子组:用人血转移因子治疗,每次2ml一支,上臂三角肌注射,每周2次,共4次。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将转移因子粉针剂 4mg 溶于维生素 B12注射液1mg( 4ml) 中,令患者张大口,常规消毒,在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平行腭咽矢状面进针约3~3 .5cm, 回抽无血后,将混合液缓慢注入,左右两侧各2ml,每周1次,共3次。注射完毕后用棉球暂时加压,以防药液外漏。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在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中,显效2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转移因子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1-1)

表1-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

40

25

14

1

39(97.50)

转移因子组

40

19

14

7

33(82.50)

 χ2

5.000

P

0.025

2.2治疗前后疼痛比较

表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

40

5.54±0.34

1.04±0.15

57.864

0.000

转移因子组

40

5.67±

0.65

2.36±

0.52

17.551

0.000

t

1.121

15.426

P

0.266

0.000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转移因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3.讨论

3.1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效果

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具有以下优点,①止痛作用迅速:40例患者中有25名患者的疼痛消失。②具有显著的愈合效果作用:40位患者中有25位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提前3天以上,14位患者愈合时间提前2天以上,且症状减轻。③减少口腔溃疡的复发:经过几个疗程后,复发间隔时间3个月以上,溃疡数目好转。

3.2转移因子在口腔中的应用

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机体缺乏维生素,自身免疫力下降,病原体侵入体内而引发的一种口腔粘膜疾病。转移因子属于免疫调节药,可以调节B淋巴细胞的功能,具有辅助抗炎,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增强体液的免疫功能,抑制体内的病毒繁殖,并且可以加速病损组织修复,从而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转移因子加利多卡因和珍珠末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研究证实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4]。传统的应用转移因子治疗口腔溃疡的给药途径广泛的使用过局部肌肉注射,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在给药的过程中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3.3研究的不足

   样本量不足:临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本量的大小。如果样本量过小,可能无法充分反映治疗效果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可

  1. 结论

经过此次研究,有治疗结果可以看出,转移因子联合维生素B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高于转移因子使用治疗口腔溃疡,说明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刘惠梅,李珊,高峰.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23,46(03):75-78.

[2]Shi J, Wang L, Zhang Y, 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vitamin B in the treatment of mouth ul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2021, 10(6): 6588596-6586596.

[3]莫勇.转移因子与VitB_(12)封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实用全科医学,2005,(04):347.

[4]许景川. 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复合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E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价值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1):92.

作者简介:卢雪,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2001.1本科,口腔内科学

此论文基于山东协和学院毕业论文

1